但是留谁呢?
他个人觉得留张辽最好,但他更清楚,这个方案肯定会遭到太原人的一致反对,不可能落到实处。就算他以刺史的权利强行决定,太原人也有办法让张辽无法履行职务,甚至遭受重创。
唯一的选择还是郭缊。
这是太原人中最适合统兵的人,年龄适合,家世也适合,只是能力略显不足。
郭缊的父亲郭全做过汉朝的大农令,在现今的太原世家中,算是官职最高,影响力最大的。他必须善加拉拢,万一郭全不快,派人去辽东侍奉汉家天子,就是他的失职了。
虽然他的弟弟荀彧现在就在辽东,但那是汝颍人默许的安排,与其他人不同。
一想到荀彧去了辽东,荀衍心里就更不是知道。他倒不是担心荀彧,而是担心自己。
随着袁尚能力不足的事实成为定论,如今还能和袁谭一较高下的皇子只有袁熙。虽然袁熙是次子,与袁谭争嫡既不合情,也不合理,但汝颍系从来不会掉以轻心,一定会在袁熙身上下一些赌注,权当闲子。
听说阳翟辛氏的辛毗已经去了幽州,颍阴荀氏没道理不跟上。
弟弟荀谌在袁谭身边已经站稳了脚跟,当之无愧的军师祭酒,荀彧为了家族的名声,去了辽东,继续为汉室效忠,能转投袁熙,为家族多争取一个机会的,似乎只有自己了。
三人之中,他最年长,却只能作为闲子,多少有些不甘。
要不然还是让其他兄弟去吧,反正他们兄弟多,又不是只有他们三个。
——
回到大营,荀衍刚刚坐定,就收到了大司徒郭图的书信。
天子有意封袁尚为秦王。明年开春之后,袁尚将与审配一起攻取益州,荀衍率并州军随行。
诏书还没下,但郭图打算奏请天子,安排燕王袁熙统兵,与秦王袁尚并力。如此一来,荀衍就可以划归袁熙麾下,不用听袁尚的命令,也不用担心审配的排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