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智胜

他扫视着众人,等着他们发言,看看哪些人是为公,哪些人又为私。

就在众人的注视下,沮授缓缓起身,向袁绍拱手行礼。“陛下,臣有一策,或许可用。”

袁绍神情淡淡地点点头。“大司空请讲。”

“周瑜在濡须口筑城,为的不仅是进攻合肥,更是控扼大江,遮蔽江东。一旦让他立稳脚跟,则我军疲于奔命,他们却可以坐船顺江上下,从容调度。是以,臣以为当举大兵,击破濡须口,然后派水师游弋于江上,与江东水师争雄,纵使不能克敌取胜,也要使孙权不能安睡,江东士庶知天命所归。”

郭图暗自叹了一口气,无可奈何。

他猜到沮授会这么说,只有如此,才能逼着他消耗大量钱粮,进而引发袁绍的不满。

袁绍嘴角的胡须颤了颤,又道:“计是好计,只是周瑜兵力不少,城已筑就,我军想强攻,吴王所属的兵力远远不够。要调集大军,钱粮又少,奈何?”

沮授再拜。“孙权不识天命,以江东数郡之命负隅顽抗,倾巢而出,不能破合肥,已然力竭。守濡须口虽是退而求其次,却依然不可持久。臣大胆预测,两军对垒,周瑜支撑不过一年,江东必乱。臣听说,孙权之所以不降,受周瑜影响最大。周瑜或败或死,孙权必然胆丧,再派人劝降,或许就能成了。”

袁绍心中微动,明白了沮授的意思,却有些迟疑。

沮授说得对,江东的人力、物力远远不如中原,真要双方拼消耗,江东肯定先支撑不住。

其次,孙权年幼,不得人心,之所以能守住江东,很大程度上依赖张昭和周瑜的支持。周瑜是江东大将之首,他若战败,甚至投降,江东人士心气必然崩溃,仅凭孙权自己,根本控制不住局面。

但是,眼下有一个问题,拼消耗,真的拼得起吗?

论人口、土地,肯定是中原有绝对优势,但中原的土地、钱粮甚至人口大部分都控制在世家、豪强手中,他们愿不愿意拿出来是一回事,真拿出来了,立了功,必然也会索取更大的回报。

对朝廷来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吗?

袁绍转头看向郭图。“大司徒,你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