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六夜里,在正房西屋安顿好老刘,交代平文和平武好好照顾。
出来后大伯临走之前,给刘平寇,一张纸条,塞到一个小竹棍里面,让他送到20里外,温泉镇北安河村西阳台山东麓联络员。
1942年 腊月二十七。也就是阳历2月12日,刘平寇像往常一样,打完一套八极拳,背好斜挎包,拿着半米长的竹棍。
跟家里人说了一声,就出了家门奔着北安村走了,在村里一边走一边打招呼,看见刘姓族人,远远的躲着走。
自己辈太小,在这个村有四分之一姓刘,还都是一个祖宗,排字辈是(盛、国、忠、义、兴、平),有的几岁小孩都是义字辈的。
这年代·人们非常看中《忠、孝》之人,见面不叫人不好,叫人自己太吃亏了,好歹上一世活了91岁,把大辈都熬走了。
但是有两家长辈不能不叫,就是爷爷的亲叔,刘平寇得叫太爷,八太爷和九太爷。这俩太爷比爷爷还小几岁。
上一世家人被杀,多数是这两家帮助自己,要不自己也活不到建国。
躲着躲着眼看要出村了,从岔路里出来个人,九太爷的小女儿,比刘平寇大5岁“平寇你站住,见到我你就要跑”。
刘平寇回过头,喊了声:“姑奶好”然后撒腿就跑,绝不回头。后面传来银铃般的笑声。
笑声中还飘来一句:“下次别让我逮到你,哼。”
这个姑奶奶咱暂且不表,就说刘平寇,出了村揉了揉头发,发了句牢骚:“太爷爷也真是的就不能,晚生几十年,让我也当回大辈”。
刘平寇一边走,一边观察,这回手里可是拿着情报呢,要小心,小心,在小心,可不能出错。
用了2个时辰,眼看就要进北安村,突然从边上的树林传来一个声音:“别动,把手举起来”。咔嚓一声,这是子弹上膛了。
刘平寇赶紧说到:“自己人,别误会,再说了我就一个小孩”。
这时岗哨严肃的声音传来:“口令、一九”
刘平寇坚定的回到:“二四”还没等他高兴,突然后脑一疼。
这时树林出来个人,把刘平寇绑好拖走,拖到屋里队长面前:“队长他用的是昨天的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