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新的时代

一个人对他所处时代的影响微乎其微,但如果他是一个身份尊贵的人,那他对时代的影响就可能稍稍的高了那么一点点。

比如,作为17世纪欧洲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利奥波德在上位后,就有无数人在喊:奥地利完了,哈布斯堡完了。

一个皇帝的人选可能会影响一个国家的未来二十年的兴衰,而一个国家的兴衰又会引起其所在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进而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因此,为了避免由于皇帝个人年龄而对国家产生的一些负面的影响,如今的奥地利就必须推出其他能够与皇帝一起站在权力中央的人物。

如果让外界审视奥地利时发现这偌大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能够靠得住的人时,那么外界将会对奥地利失去尊重。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是法国,法国有一个10岁的国王,但法国同样有欧洲闻名的外交官塞尔维安,有黎塞留,有马扎然。

当欧洲人看向法国时,当将目光移到王座之下时,一切的质疑就已然偃旗息鼓了。

因此,为了让世人知道奥地利还有人能够站出来,利奥波德上位后的第一个命令便是封帝国元帅利奥波德威廉亲王与康斯坦茨与布莱斯高伯爵,宫廷顾问克里斯托夫为辅政大臣,辅佐皇帝开展政务直至陛下成年,辅政期间辅政大臣可直接主持帝国议会与帝国内阁,享有检察权与行政权。

随着这一任命的发布,奥地利中央,利奥波德威廉与克里斯托夫将正式走到明面上,撑起帝国的排面。

在完成对利奥波德威廉与克里斯托夫的任命后,皇帝随即又下达多条命令,包括但不限于

赏赐在过去战争中有突出表现的军官与士兵,为其颁发勋章并封赏爵位和土地,提拔国内几大家族的成员进入帝国内阁,适当降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度,缩减地方官员,鼓励地方开垦荒地。

这一系列的政令,都围绕着一个中心,那就是拉拢人心。

提拔国内豪族,降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鼓励地方贵族的扩张等一系列措施,为的是拉拢国内地方大小贵族的人心。

奖赏军队,提拔军官,为的是拉拢军队的人心

新皇上位,根基未稳,此时对于利奥波德来说,坐稳皇位才是一切,坐稳皇位才有以后。

对于奥地利来说同样如此,刚经历战败,国内百废待兴,此时稳住国内局势,压住叛乱的势头,才能给中央进行改革与恢复经济争取时间。

而这样一套组合拳下来的效果也是显着的——

特劳特曼斯道夫家族与埃斯特家族作为哈布斯堡的老派盟友在得知自己的家族凭白在内阁中多了一个席位后,两族的族长很快就亲自前往维也纳向利奥波德表示效忠;

斯塔赫姆贝格家族则更直接,其族长直接拿来了此前皇室给他们家族打过的所有借款欠条,当着利奥波德,威廉亲王和克里斯托夫三人的面将其付之一炬。

而奥地利各地的小贵族们在得知中央命令后也纷纷投桃报李,或拿出家藏进贡中央,或派出族中精英前往维也纳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