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5年 夏末 维也纳
维也纳的围城战已经持续了几个月,对于维也纳民众来说,这或许是艰难的几个月,对于三十年战争中都没有经历过维也纳围城的他们来说,他们已经许久没有经历过战争近在咫尺的情形了。
本就生活不易的维也纳百姓在奥斯曼的围城之下,生活物资也开始受到调配,他们每天醒来都会掰着手指头,盘算着围城的时间,请祈祷着希望奥地利军能快些击退奥斯曼人。
但战争或许是统治者一拍脑门决定开始的,但它一旦开始,就不再是某个人的个人意志可以左右的了,只有在胜负已分或双方均精疲力尽的情况下才有停战的可能,而这一过程甚至可以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
因此,几个月的战争状态或许对于一个普通市民来说是极其煎熬且漫长的,但对于战争本身,几个月甚至只能成为一场漫长战役的准备阶段。
……………………
“索科勒扎德走后,维也纳城外,奥斯曼军与匈牙利军人数大概在十万左右,奥斯曼中央集团军的元帅为科普鲁律·穆罕穆德帕夏,奥斯曼现任大维齐尔。而我军人数,现今大概在四万上下,这种兵力差距,已经足以守住维也纳城,因此,我认为,接下来的阶段中,我军应当改变此前较为被动的状态,主动采取行动以争取更大的战果,配合卡尔的敌后战场,给奥斯曼军造成更大伤亡,以缩短整场战争的周期!诸位,这就是我对于新局势下我军下阶段总体方针的看法。”
索科勒扎德带兵离去后,威廉便一直在思考,他们这些正面战场的主力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配合卡尔为他们争取来的大好局势?
死守在维也纳,一如既往?威廉无法接受,每多耽误一天时间,卡尔的处境就多一分危险。
出城一战,以命换命?那便是对手下士兵性命的不负责任。
虽然威廉心中还没有想出一个很好的方法来应对目前的局势,但这并不妨碍威廉十分积极主动的向奥地利盟军的领导层提出进攻的提议。
而在威廉发言后,会议室中的其余将领却没有想威廉期待中的那样,表示对他提案的赞同,多数人只是沉默,等待着蒙特库科利元帅的发言
“威廉,不是我们不想做,只是敌我双方的实力仍然差距过大,如今战争开始不过一年半,不要那么心急。”
蒙特库科利元帅说完后,会议室中的其他将领也纷纷表示赞同,显然,这是众人商量过后,达成共识的结果。
“……………………唉……元帅,我们总得做些什么吧,自从索科勒扎德带兵离开后,科普鲁律就不再进攻了,只围不攻,那就说明,奥斯曼人在等索科勒扎德去解决匈牙利后方的粮道问题,要是我们无动于衷,那就是把卡尔丢到孤立无援的处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