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我们还是先谈正事吧,有关我军接下来的行动,我想听听各位的想法”
谈到正事,无疑是打开了在场众人的话匣子,隐忍多年,终于轮到他们重新拿回主动权,不少将领的进攻欲望被激发出来
而其中战心最为旺盛的莫过于莫切尼戈与贝纳维德斯二人。
此二人主张继续进攻,攻入奥斯曼核心色雷斯地区,夺取彻底胜利。
而蒙特库科利与金斯基等一众奥地利将领则表示希望就此折返,夺回整个匈牙利的控制权。
威廉,海因里希,阿尼姆等将则是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在逆境时,众人自然团结一致,但当局势进入到瓜分战果的时候,团队内部的分歧便会逐渐显现。
贝纳维德斯与莫切尼戈分别是代表西班牙与威尼斯利益的将领,作为长久以来在地中海商道上跟威尼斯竞争的强敌,威尼斯恨不得直接一战把奥斯曼打灭国。
西班牙同样如此,西班牙人一直想将自己势力扩展到北非,彻底控制直布罗陀海峡,这一地中海的出口,而北非此时正是奥斯曼的势力范围。
因此,西班牙与威尼斯的战争热情相较于其他国家是十分高涨的,对于他们来说,现在把奥斯曼打的越狠,战后他们就越舒服。
而对于奥地利来说,其势力范围最多也就到巴尔干地区,其基本盘在于中欧,奥地利扩张的重心也在中西欧,对于奥斯曼所控制的巴尔干极其更东方的土地兴趣不大,因此奥地利一方的将军,蒙特库科利与金斯基更愿意到此为止,专心将失去的匈牙利重新夺回,而非夺取新的,不好整合的伊斯兰教的土地。
而作为跟奥斯曼没有利益冲突的巴伐利亚,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则完全保持着一副无所谓且随缘的态度,能够得到奥地利的友谊对于他们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一时之间,众口难调,并隐隐分出相互对立的两派,继续进攻色雷斯或反攻匈牙利。
而作为仲裁者的卡尔,此刻正立于两派中间,对于他来说,不论偏袒谁,都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此时不继续进攻还等什么?!各位将军,卡尔大人!奥斯曼人的野心是无穷无尽的,我们退一步,他们便进一步,多少年了?!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配合俄国人攻入伊斯坦布尔,千秋伟业,震铄古今!”
“莫切尼戈将军,老夫理解您作为威尼斯人对于奥斯曼人的国恨家仇,但继续进攻的确是力有未逮,我军现如今也以疲惫不堪,多个军团减员严重,士气不振,山高路远,继续进攻,实在是过于冒险了,万一出了什么意外,白白葬送大好局势。”
…………………………
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