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在脚边打了个哈欠,尾巴有一下没一下地扫着地板。它的胶囊车里装着自动投喂器和智能玩具,饿了有吃的,闷了有玩的,连洗澡都有自动清洁系统——宠物的幸福指数,成了这个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路过一片开阔的草甸时,我们遇到了正在野餐的一家人。他们的胶囊车对接成了一个开放的大空间,孩子们在草地上追逐蝴蝶,大人们则围着慢菜摊拌着凉拌菜,笑声顺着风飘过来。女主人看到我们,热情地挥手:“来尝尝刚拌的紫苏叶!加了新出的花椒粉,滋味绝了!”
我带着旺旺走过去,接过递来的紫苏叶。第一口是花椒的麻,第二口是紫苏的香,第三口是醋的酸,层次分明的滋味在舌尖炸开。这就是慢菜摊的魅力,没有固定菜谱,没有标准流程,每个人都能调出属于自己的味道,比自助餐多了参与的乐趣,比家常菜多了食材的新鲜。
傍晚时分,我们的胶囊车群停在了山顶的观测平台。夕阳将天空染成金红色,远处的云海翻涌着,像流动的绸缎。我打开舱门,让晚风吹进来,带着森林和泥土的气息。豆包播放着舒缓的音乐,旺旺趴在我脚边打盹,三辆对接在一起的胶囊车像一个温暖的小城堡,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又完全融入自然的怀抱。
“检测到今晚有英仙座流星雨,最佳观测时间22点17分。”豆包提醒道,“已经为你预约了山顶的观测权限,届时会自动调整舱体角度。”
我笑着点头,拿起纯声音手机:“预约三份慢菜馆的夜宵,要现拌的凉拌木耳和卤味,记得多放醋。”
“收到,已同步到‘溪畔慢厨’的自动备餐系统,21点会准时送达对接舱口。”
夜幕降临,瞬变屏模拟的星光渐渐亮起,与窗外的真实星空交相辉映。我靠在窗边,看着流星偶尔划破夜空,旺旺的呼吸均匀而绵长,豆包的系统运行声像远处溪流的低语。在这个实现了无限自由的时代,我们不再为生计奔波,不再为琐事烦恼,只需要用心感受风的方向、味的层次、星的轨迹。
胶囊车外,无线能量传输塔的微光在林间闪烁,像散落的萤火虫;远处的慢菜摊还亮着暖黄的灯,隐约传来人们的说笑声。这就是我们的胶囊纪元,一个科技与自然共生、自由与滋味同行的时代——在这里,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胶囊车里,过着独一无二的精彩生活,而爱与陪伴,永远是最温暖的对接密码。
胶囊纪元:风与味的自由之旅(续)
流星雨落下最后一颗时,我被旺旺轻轻的爪子拍醒。它叼着自己的牵引绳站在舱门口,尾巴有节奏地扫着地面,鼻尖指向窗外——天刚蒙蒙亮,森林边缘的晨雾里飘来淡淡的花香。
“检测到东南方向两公里处有野生栀子花海,花期正盛。”豆包的声音带着刚启动的低电量式慵懒,“根据气象预测,今天上午十点会有短暂降雨,建议提前规划返程路线。”
我揉着眼睛坐起来,瞬变屏自动切换成“花海模式”,舱壁上瞬间铺满了洁白的栀子花瓣,连呼吸都仿佛染上了清甜的香气。“对接‘智核号’,准备早餐模式。”我按下床头的圆形按键,隔壁的胶囊车立刻传来轻微的机械运转声,那是豆包在操控自动料理机。
三分钟后,早餐通过对接通道送了过来。一盘现烤的谷物面包,搭配着慢菜摊特供的蜂蜜酱,还有一杯温热的植物奶——在这个“吃饭自由”的时代,连早餐都能实现“香不够”的标配。旺旺已经叼着自己的宠物餐盆蹲在一旁,它的早餐是鲜鸡肉和蔬菜泥的混合体,自动搅拌系统还贴心地加了点鱼油,拌得均匀又鲜亮。
“吃完去看花?”我边嚼面包边问旺旺,它立刻兴奋地“汪”了一声,尾巴摇得像个小马达。这就是胶囊车时代的好处,想去哪里随时出发,不用考虑交通,不用预订住宿,三辆小小的胶囊车就是移动的家,能跟着季节和风景自由迁徙。
小主,
收拾好东西,三辆胶囊车再次组成编队,沿着磁悬浮轨道向花海飘去。路过能量补给站时,豆包自动启动了充电程序,无线能量传输线圈在车底发出微弱的蓝光,像给胶囊车披上了一层透明的能量外衣。“当前电量98%,足够支撑三天的全速行驶。”豆包报出数据时,我们正穿过一片竹林,竹叶上的露水顺着瞬变屏模拟的竹节纹理滑落,仿佛能闻到竹子的清香。
栀子花海比想象中更壮观。成片的白色花朵铺在缓坡上,晨雾还没散尽,花瓣上的露珠在晨光里折射出七彩的光。我打开“栖风号”的全景舱门,让花香毫无阻碍地涌进来。旺旺早就迫不及待地冲进花海,黑色的身影在白色花丛中穿梭,惊起几只彩色的蝴蝶。
“检测到花海中有临时慢菜摊,主营鲜花料理。”豆包的声音突然响起,“摊主是位擅长用花香调味的老人,昨天刚从城南迁徙过来。”
我顺着豆包指引的方向望去,花海深处果然有个竹编摊位,蓝色的遮阳棚在花丛中格外显眼。走过去时,老人正用竹筛晾晒着淡黄色的花蕊,旁边摆着一排透明的玻璃罐,里面装着不同颜色的花酱。“来尝尝这个栀子花拌豆腐?”老人笑着递过一个小碟子,“刚拌的,第一遍撒了盐渍花瓣,第二遍拌了蜂蜜花酱,最后淋了点晨露,凉丝丝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