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掌控五郡

城内……城内也有奸细作乱!”

浑身是血的心腹冲进府衙,声音带着哭腔。

太守面如土色,瘫坐在榻上,手中的酒杯砰然落地。

他最后的念头是:刘复……他怎么敢?

他怎么这么快?!

奉高城破的速度,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快。

当张合的玄鹰大旗插上城楼时,

那支出城的守军甚至还没来得及赶到目标地点,就陷入了青州伏兵的包围,在绝望中投降。

泰山郡的易帜,几乎与董卓在洛阳鸩杀何太后的密令发出,发生在同一时间。

高览的进军则显得更加“温和”而高效。

他的部队高举着“保境安民”、“接济流民”的旗帜,沿着济水快速推进。

对于沿途的小城邑和关卡,

只要地方官开城表示顺从或仅仅是不抵抗,

高览便留下少量士兵维持秩序并宣扬青州新政,

主力则毫不停留地继续扑向下一个战略要点——济水渡口。

济北相早已吓得魂飞魄散,

蜷缩在卢县城内不敢动弹。

高览兵临卢县城下,并未强攻,而是派出使者入城,

严厉斥责济北相:

“坐视洛阳剧变,不思保境安民,

致使境内盗匪丛生——其中不少是青州细作煽动或假扮——危及流民与商路”,

要求其立即开城,

配合青州军“恢复秩序,安置流民,共御可能西来之董卓乱兵”。

使者话里话外透着威胁:

不开城,就是纵容匪患、勾结董卓、不顾百姓死活;

开城,还能得个“配合安民”的名声。

济北相看着城外黑压压的青州军和城内惶惶的人心,

再看看毫无动静的昌邑方向,长叹一声,选择了开城。

高览兵不血刃地控制了卢县,并迅速分兵控制了济北国境内所有重要的济水渡口和陆路要冲。

济北国的陷落,悄无声息却异常彻底。

琅琊的行动则充满了血腥。

李勇本身就是刘复心腹,对琅琊的渗透早已深入。

洛阳废立的消息传来,成了彻底清洗的信号。

他麾下的精锐部队和情报网络同时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