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将军忠勇,志才钦佩!”
戏志才转向夏侯惇,语气诚恳,
“然将军可知,城外大军,非止为破城而来?
刘青州扫平袁术,安定豫州南阳,非为一己之私,乃为廓清寰宇,重振汉室!
孟德昔日于孤军追击董卓,何其壮哉!
此心此志,与刘青州何异?
奈何时事弄人,困守孤城。
若因一时意气,玉石俱焚,令颍川士民涂炭,
令追随孟德公浴血多年的忠勇将士血染城垣,
令讨董大业再折一柱……此岂孟德公所愿乎?
岂诸位将军所愿乎?”
一番话,情真意切,点明刘复的大义名分,
更戳中了曹操及诸将心中最深的痛处——他们本是讨董义士,
如今却要与同样打着讨董旗号的刘复自相残杀!
曹操眼神微动,但依旧冷硬:
“刘复势大,欲吞并天下,岂能容我曹操?
投降?不过阶下囚耳!
与其屈辱偷生,不如轰轰烈烈战死!”
“阶下囚?”
戏志才摇头轻笑,目光灼灼地直视曹操,
“孟德也是刘将军故人,何出此戏言儿?
孟德岂不闻光武皇帝旧事乎?”
“光武?”
曹操眉头一挑。
“昔王莽篡汉,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光武皇帝起于南阳,亦非最强。
然其胸怀天下,气度恢弘!
云台二十八将,耿弇、岑彭、冯异、吴汉……何人未曾割据一方,拥兵自重?
然光武推心置腹,待之以诚,用之不疑!
耿弇献城归降,光武即拜为大将,委以方面之任,终成平定陇蜀之功!
此非纳降,乃纳贤也。
光武能容天下英雄,故能聚天下英才,终成中兴大业!”
戏志才的声音在厅堂内回荡,掷地有声。他紧紧盯着曹操的眼睛:
“今刘青州之志,岂在光武之下?
其新政安民,唯才是举,程昱、王申、王禄、郭嘉等贤才,无论出身,皆得重用!
孟德公之才,远胜耿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