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襄、江东,可遣使威逼利诱,徐徐图之。”
此时,军师祭酒郭嘉轻轻咳嗽一声,脸上带着惯有的慵懒笑容,出列道:
“戏相、程长史所言,老成谋国,皆在理上。
然,嘉有一虑,亦有一策。”
刘复目光微动:“奉孝但说无妨。”
“虑者,乃巴蜀之地。”
郭嘉道,
“汉中张鲁,五斗米道蛊惑人心,看似无害,实则自成体系,若与我为敌,凭秦岭天险,足以阻我大军经年。
益州刘璋,虽暗弱,然益州经刘焉治理,如今还算富庶,若任其与江东、乃至荆州潜通款曲,养成气力,日后必成心腹大患!”
“策者,”
他继续道,
“便是‘明伐汉中,暗图巴蜀’!汉中与益州虽有米仓道、金牛道相连,然刘璋与张鲁,素有仇怨,互不信任。
我可大张旗鼓,以讨伐‘妖道’张鲁、打通入蜀通道为名,进兵汉中。
刘璋懦弱,见我军威,一则惧,二则或幸灾乐祸,盼我除其宿敌张鲁。
期间,我可遣精干之人,借道或密行入蜀,联络益州内部对刘璋不满之士,如那张松、法正之流,许以高官厚禄,里应外合。”
“待我军破汉中,蜀地门户洞开,内应亦准备停当,则益州可一鼓而下!
届时,我据长江上游,顺流而下,荆襄、江东,皆在我俯瞰之下,破之易如反掌!
此或可谓之‘假途灭虢’之策也。”
郭嘉一番话,条理清晰,将战略大局和阴谋诡计结合得天衣无缝。
殿中不少将领听得眼睛发亮。
刘复沉吟片刻,微微颔首,显然倾向于郭嘉之策:
“奉孝之谋,甚合孤意。
然,汉中天险,非易与之地。
张鲁麾下亦有能战之将,如杨昂、杨任。
谁可为帅,担此征南重任?”
话音刚落,征西前军大都督张合踏前一步,声如洪钟:
“大王!末将愿往!去岁平定关中、凉州,于山地陇塬作战已有心得,必为大王踏平汉中,叩开蜀门!”
张合确是合适人选,功勋卓着,经验丰富。
此时,安西将军曹操亦出列,躬身道:
“大王,张都督勇略无双,自是主帅不二人选。
然,汉中之事,非独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