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乱起,蔡瑁蒯越反

袁术也开始了他的行动。

他打着“探访故旧”的幌子,在蔡瑁提供的名单和资金的帮助下,秘密会见了一些刘表麾下的文官。

这些人多为荆州本土或外来依附的士人,并非蔡、蒯核心,也非韩嵩等气节之士,处于摇摆状态。

袁术虽然落魄,但摆起四世三公的架子,谈论起天下大势,尤其是夸大魏国的恐怖和刘表的无力回天来,倒也还有几分唬人的效果。

“诸位皆乃俊杰,岂不知良禽择木而栖?刘景升旦夕将死,其子皆不成器。

文聘一武夫,岂能守住荆州?届时魏军铁蹄踏来,玉石俱焚啊!”

“蔡德珪、蒯异度乃识时务之俊杰,已与城外张合将军暗通款曲,更有黄太守鼎力支持(他故意夸大)。

大事必成!此时若助其一臂之力,他日便是新朝元勋!若执迷不悟……唉,恐祸及家门啊!”

袁术直到此时还以为是蔡瑁蒯越联合黄祖夺权而已,根本没想到蔡瑁蒯越是真的直接投靠魏王!

他口里说的蔡瑁蒯越与张合暗通款曲只是他唬人的把戏,谋士说客的基本能力而已!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他无意中竟然说出了真相。

不过如此一来效果倒是不错。

软硬兼施糊弄之下,加之袁术许下的空头官爵和蔡瑁提供的真金白银,

确实有一部分文官心思活动,或明或暗地表示愿意在“变天”之时保持沉默,甚至提供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

襄阳这潭水,被袁术这根搅屎棍搅得更加浑浊。

虽然未能拉拢到核心人物,但在中层文官中制造了更多的犹豫和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孤立了州牧府和忠诚派。

玄耳阁的“夜枭”成功地将蔡瑁的密信送到了宛城张合手中。

信中详细说明了行动计划,约定在三日后子时,以襄阳东门、南门同时燃起三堆巨大篝火为号,请张合速派精锐骑兵入城,里应外合,

“平定叛乱,共襄大业”。

张合看完密信,冷笑一声:

“果然忍不住了。也好,省了我攻城之力。”

他立刻下令于禁,精选三千铁骑,人衔枚,马裹蹄,提前运动至襄阳东北方向隐蔽处待命,一旦见到信号,立刻突袭东门!

他自己则亲率大军随后接应。

一切准备就绪。

阴谋的已经展开,只待时辰到来。

第三日,襄阳城内的气氛压抑到了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