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平定襄阳

这番话暂时安定了降军之心,但文聘心中依旧沉重,他知道,未来的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至于蔡瑁、蒯越的残余势力以及那些主持投靠魏王的豪强,则被按照魏王治理地方的政策进行了处置,

这些豪强也算立了功,所以财产可以保留,但土地全被收归国有。

他们的土地被没收,私兵被解散,家族主要成员暂时被控制。

魏国需要的是一个稳定听话的荆州,而不是这些心怀鬼胎、随时可能再次作乱的地头蛇。

襄阳陷落的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荆州,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驻守江陵的刘表长子刘琦,闻讯后如遭雷击,痛哭失声。

他本就性格懦弱,此刻更是六神无主。

麾下将领有的主张立刻拥立他为荆州牧,联合江南四郡,抵抗魏军;

有的则悲观地认为大势已去,建议南逃交州或投降。

然而,还没等刘琦做出决定,另一个身影已经迅速行动了起来。

驻扎在江夏的王威,在得知襄阳剧变、刘表死讯、以及蔡瑁黄祖等人的下场后,陷入了巨大的悲愤和迷茫之中。

他镇守的江夏,瞬间变成了直面江东和魏国压力的最前线。

就在这时,之前一直耐心周旋的鲁肃,再次出现在了王威面前。

这一次,鲁肃的态度更加明确和急切。

“王将军!

襄阳已失,刘荆州殉国,蔡瑁黄祖等辈或擒或降,荆北已属魏土!

如今能抗魏者,唯江东与荆州残部携手!刘琦公子在江陵,恐难当大任。

将军手握江夏重兵,地处要冲,当此存亡之际,应早做决断!

我主孙讨虏与周都督,愿与将军结盟,共保江南,拒魏军于汉水之北!

若将军愿助刘琦公子,则我等鼎力支持;

若将军另有考量,江东亦愿与将军共襄义举!”

王威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是拥立刘琦继续抵抗?

是投降势不可挡的魏军?

还是与江东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