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江东内部,”
刘复眼中寒光一闪,
“就按孟德所言,玄耳阁全力运作,不惜代价,我要让孙策未战先乱!
玄音台即刻发动,宣告孙策割据之罪,宣扬我大魏王师乃吊民伐罪,解江南百姓于倒悬!”
战略已定,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全速运转。
军令如山,从陈留发出的指令通过四通八达的驿道和玄耳阁的隐秘渠道,迅速传遍北国。
首先动起来的是堪称恐怖的后勤体系。
在丞相戏志才和长史程昱的亲自督导下,大魏这台高效的国家机器展现了其无与伦比的动员能力。
黄河、淮水、泗水等水道上,漕船首尾相接,帆影蔽日。
船上满载着从冀州、青州、徐州粮仓调拨出的粟米、麦豆,以及豫州、兖州制造的箭矢、兵甲、帐篷、药材。
一辆辆牛车、马车组成庞大的车队,在重新修葺的秦驰道和魏国新修的直道上,碾起滚滚烟尘,将物资运往合肥、广陵、襄阳等前沿集结地。
糜竺坐镇徐州,调动庞大的商会网络,不仅高效运输军用物资,更组织了大量的民夫、工匠随军行动,负责修筑道路、架设浮桥、维护器械。
荀采则在后方统筹调度,确保前线消耗的同时,不影响国内稳定和新政推行。
各州郡的官仓被有序调动,民间市场的物价被严格平抑,显示出魏国如今雄厚的国力底蕴。
在合肥城外,新建的巨型仓城拔地而起,里面粮垛如山,军械林立,足以支撑一场大规模战役的长期消耗。
医营、匠作营也陆续设立,随时准备救治伤员、修复军械。
程昱甚至亲自巡视了广陵的物资囤积点,这位以严苛冷峻着称的老臣,仔细核对着每一笔账目,派人检查着每一袋粮食的质量,任何纰漏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他的存在,让所有负责后勤的官员都绷紧了神经,无人敢懈怠贪墨。
“大王志在天下,此战关乎国运,若有半分差池,尔等皆提头来见!”
程昱冰冷的话语,让所有听闻者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各地的府兵、常备军也开始接到调令,一队队精锐的魏军士兵开出营垒,唱着雄壮的军歌,向着指定的集结地域开进。
队伍整齐,甲胄鲜明,士气高昂,充满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对魏王的忠诚。
长江北岸,主要的水军基地——巢湖口、广陵港,一片繁忙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