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冷静地站在后方一艘经过特殊改装的楼船上,目光如电,
手中强弓连珠般发射,专门点名江东舰船的舵手、帆缆手和指挥官,极大地干扰了敌军的指挥和机动。
蒋钦则灵活地调动舰队,哪里出现缺口就补向哪里,有效地维持着战线。
李勇坐镇中军,不断根据战况调整部署,命令舰队逐步压缩江东水军的活动空间。
这一场大规模水战,从午后一直持续到黄昏,江面被鲜血和火焰染红,沉没的战舰残骸随处可见,落水士兵的呼救声不绝于耳。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谁也无法彻底击溃对方。
最终,周瑜见无法突破魏军的护航体系,且自身损失不小,只得恨恨地下令撤军。魏军的运输船队得以安全通过。
就在江上水军激战正酣之时,陆上的张合也并未闲着。
他深知水军护航压力巨大,若能在地面战场给予江东更大压力,或可迫使周瑜分兵回援,从而减轻水军的负担。
“黄老将军!”
张合命令道,
“你率本部兵马,并加强一万人,向东南方向攻击前进,做出直逼牛渚威胁建业,呃,就是秣陵之势!”
“孟德将军!”
他又看向曹操,
“请你率一军,向西进攻,扫清沿途障碍,做出与荆州方向我军会师的姿态,给周瑜侧翼施加压力!”
“其余各部,随我巩固现有阵地,并伺机向当涂方向推进!”
魏军陆上部队再次发动攻势。
黄忠一路高歌猛进,连破江东军数处营垒,兵锋锐不可当,确实让建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曹操则稳扎稳打,逐步清理周边区域,压缩江东军的活动空间。
消息传到周瑜耳中,让他心急如焚。
水战未能取得预期战果,陆上又处处告急。
他不得不从本就紧张的兵力中,再次分出一部分去加强牛渚和西线的防御,这进一步削弱了他原本计划用于反击的力量。
战线陷入了一种残酷的胶着状态。
魏军凭借其强大的国力和兵力,稳步推进,不断消耗着江东的血肉。
而江东军则在周瑜的指挥下,依托地形和营垒,进行着顽强的节节抵抗,每一寸土地的丢失都要让魏军付出代价。
双方军队和民众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和牺牲。
特别是江东,百姓已经到了恨不得寝孙周之皮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