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视察军器监

往日里穿梭于河面、满载商货的舟船,此刻大多被官府征用。

一眼望不到头的漕船,吃水极深,船舱里堆满了用麻袋紧紧包裹的粟米、麦豆,如同移动的粮山,在纤夫们整齐的号子声和船公们的吆喝声中,缓缓向北逆行。

水运衙门下达了最严苛的命令:

一切为军粮让道。

沿途闸口优先放行军船,任何延误皆以军法论处。

运河之上,只见粮船首尾相接,帆樯如林,浩浩荡荡,不见首尾。

船队两旁,还有小型快船作为护卫和联络之用,船上兵士持戈肃立,警惕地注视着两岸。

不仅仅是粮食。

紧随粮船之后的,是运送草料的船只。

干燥的粟草、豆秸被捆扎成巨大的方垛,堆满了甲板,远远看去,宛如一座座移动的草黄色岛屿。

战马所需的精料豆粕,则与军粮一同装运。

更后方,则是运输军械物资的船队。

装载箭矢的船只最为醒目,那些长条形的木箱被摞得极高,用油布覆盖,以防风雨。

装载铠甲、刀枪、弩机的船只则吃水稍浅,但守卫更为森严。

河岸上,同样是一派繁忙景象。

被征发的民夫们组成长长的队伍,如同蚂蚁搬家般,将那些从南方漕运而来、需要在特定码头转运的物资,卸船装车,通过陆路运往运河无法直达的边境军镇。

除了粮食和军械,车队中还夹杂着运送药材、布匹、盐、甚至腌制食品的车辆。

同时,从邺城等地的大型粮仓和临时物资囤积点出发,同样数以万计的大车、独轮车、甚至驮马和驴子,组成了一支支庞大的陆路运输队,继续向着幽州的蓟城、并州的晋阳等前进基地汇集转运。

一场大战,所需的物资种类远超想象。

整个帝国的资源,正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向着北方边境疯狂汇聚。

这条蜿蜒北上的运输长龙,就是支撑数十万北伐大军深入草原的生命线。

就在这明面上的物资洪流汹涌北调之时,另一股无形的暗流,也在悄无声息地向着草原深处渗透。

玄耳阁,这个直属于皇帝刘复的情报机构,其首领早已接到了最优先的命令。

无数精干的情人员,化装成商人、牧民、甚至是逃难的流民,携带着金银、茶叶、丝绸等硬通货,通过各种或明或暗的渠道,越过长城,潜入鲜卑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