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敢直接询问商队发展策略,而是先从请教贵霜风土人情、贸易规则入手,姿态放得极低,言语间充满求知之意。
贾诩品着茶,言语不多,但每每开口,都能切中要害,
将贵霜商业背后的权力结构、宗教影响、行会规矩等,剖析得清晰透彻,让刘备有茅塞顿开之感。
然而,每当刘备试图将话题引向自身商队困境时,贾诩便巧妙地转移开去,或者只是泛泛而谈,不涉及具体。
这次“偶遇”谈话持续了约半个时辰,贾诩便起身告辞,临走前,只留下一句:
“玄德非池中之物,何须困于浅滩?只是这船若自身不稳,纵有风浪,亦难远航。”
说罢,飘然而去。
刘备咀嚼着这句话,若有所悟,却又不得要领。
第一次“偶遇”虽未得明确指点,但至少搭上了话。
刘备不甘心,几日后,他打听到贾诩对贵霜的一种古钱币颇有研究,便费尽心思淘换到一枚,再次前往那家茶馆等候。
果然,贾诩再次出现。
刘备趁机上前,以请教古钱币为名,再次攀谈。
这一次,刘备不再仅仅请教外部环境,开始有意无意地透露自家商队面临的一些“小烦恼”,
比如决策缓慢,错过了一些稍纵即逝的商机;
比如内部对发展方向意见不一,难以形成合力等等。
他言辞恳切,将自己摆在虚心求教的位置上。
贾诩把玩着那枚古钱币,听完刘备的诉说,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
他放下钱币,缓缓道:
“玄德公可知草原狼群与山中猛虎之别?”
刘备一愣,恭敬道:
“请先生指教。”
“狼群虽众,狩猎时亦需协同,然则头狼若不能服众,或群狼各有心思,
则猎物当前,亦可能相互掣肘,乃至内斗,最终一无所获,甚至为猎物所伤。”
贾诩声音平淡,如同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
“而猛虎独行,虽势单,然心志专一,动如雷霆,山林之间,百兽辟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