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刘备真如二位所言,是背信弃义之徒,实在令人不齿。
不知二位可否详细告知当年之事?
也好让我等知晓其人真面目,以免日后合作,重蹈二位覆辙。”
金灿灿的钱币,如同最有效的催化剂,彻底点燃了刘璋与张朱积压数年的怨气与倾诉欲。
在金钱的诱惑和长久压抑的情绪宣泄需求下,两人再也顾不得许多,
你一言我一语,将当年如何与刘备合伙,如何信任他,如何出资出力,
刘备又如何暗中布局,拉拢分化,最终在贵霜将他们排挤出核心,只分得些许浮财的“旧事”,
详详细细,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添油加醋地讲述了出来。
“……那刘备,表面仁义道德,实则狼子野心!”
“他哭诉是为了商队发展,不得已而为之,呸!分明是早有预谋!”
“我等待他如兄弟,他却视我等如踏脚石!”
“若非被他所害,我等何至于在此地蹉跎岁月,受尽白眼!”
说到激动处,刘璋老泪纵横,张朱捶胸顿足。
他们沉浸在自己的悲情叙事中,浑然不觉眼前这两位“同情”他们的贵霜商人,眼中闪烁的却是计谋得逞的冷光。
阿赫曼与苏伦耐心听着,不时插话引导,询问关键细节,并暗中用特殊的符号在随身携带的小羊皮卷上记录着。
他们不仅获取了刘璋、张朱的亲口证词,还巧妙地套出了一些可能知情的老伙计的名字。
这场“倾诉”持续了近两个时辰。
末了,阿赫曼收起记录,将桌上的金币又推近了些,语气“诚恳”地道:
“多谢二位掌柜坦言相告,令我兄弟茅塞顿开。
这些许心意,不成敬意,还望二位收下,改善一下生活。
至于药材生意……我等还需从长计议。”
拿着沉甸甸的金币,看着扬长而去的“贵霜商人”,刘璋与张朱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揭露刘备“真面目”的快意,又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空虚与不安。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这番控诉,将会在万里之外的贵霜,掀起何等巨大的风浪。
而阿赫曼与苏伦,一离开刘璋的药铺,脸上的“同情”与“感慨”便瞬间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完成任务后的冷静与高效。
“立刻将消息,通过最快的渠道送回富楼沙。”
阿赫曼对苏伦吩咐道。
“明白。有了这些证词和线索,还不足以让刘备在贵霜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