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这是挑衅,也是试探

陆九脑中一道电光闪过,瞬间将所有线索串联起来。

他猛然醒悟,对方根本不是在搞什么招魂仪式,而是在运用一种名为“声波耦合”的窃听与播放技术。

他们截取了某个真实人物的声音片段,通过这套“影桥”时期的老设备进行剪辑、拼接,组合成全新的语句,再利用遍布城中地下的古老传音管道系统,精准地投射到特定的井道中。

那声声凄切的“春娥”呼唤,根本不是什么亡魂遗念,而是剪辑自三年前人口普查时,为梅氏春娥本人进行户籍信息登记录音的片段!

当夜,白桃在内院召集了一次小范围的机密会议。

陆九带回的情报,与她的发现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既然敌人用假声惑人,我们就需要一种能当众戳穿其伪装的法子,以安民心。”白桃的声音清冷,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她提出一个名为“药灰试魂”的新法。

“凡井中再传出呼唤,便取其在世亲属的指甲屑、发丝各一,混入安神汤中煎煮。煮沸后,以银针蘸取汤药,于烛火上点燃。”她环视众人,缓缓道,“若火焰呈青白纯净之色,则为真情思念所寄;若火焰中出现黑绿杂光,扭曲不定,便是伪声惑众。”

为了验证此法,她当众取来梅氏春娥那位悲痛欲绝的儿媳的一缕头发,投入早已备好的药汤中。

当周砚将蘸了汤药的银针凑近烛火,一簇火苗“腾”地一下窜起,却并非青白,而是瞬间转为墨绿,火光中还夹杂着丝丝缕缕的黑气,仿佛鬼影幢幢。

满座哗然。真相如此,令人不寒而栗。

周砚,

白桃与陆九对视一眼,皆看到了对方眼中的赞许。

当晚,陆九便在一间密室中,连夜伪造了一张“血纸”。

他寻来一张民国时期的陈年黄麻纸,纸质泛黄,边缘脆弱。

他提笔蘸着一种混合了自身血液与中药汁液的特殊墨水,模仿自己十年前尚显青涩的笔法,在纸上写下了一个早已“亡故”的名字——陆怀安。

做旧、烘干,一整套流程下来,这张血纸看上去与那些被烧掉的祭文别无二致。

最关键的一步,是他在纸张的背面,用指尖蘸着无色无味的“龙胆粉”,极其隐蔽地写下了四个字:丙三回音。

这龙胆粉平日里毫无痕迹,可一旦遇热,便会显现出淡淡的褐色字迹。

次日黄昏,陆九将这张伪造的血纸交给一位常在街角巡更的老人,借他之手,不经意地将纸悄悄投入了城东南的一口枯井中。

小主,

夜深人静,设在东南井口附近的监听哨传来报告:井底深处,有轻微的刮擦声,像是有人在用工具挖掘泥土,取走了什么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