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遗落的标记

诡梦收纳册 黎小卿 1815 字 7天前

那是一种我从未见过的文字符号!线条刚硬、转折锐利,带着一种原始的、却又充满几何秩序感的诡异美感。它们排列组合,构成无法理解的词组或句子,像某种失落的密码,冰冷地烙印在古老的陶土上。

我的心跳再次加速,但这次不是因为恐惧(或者说,不完全是),而是源于一种更复杂的情绪——混杂着震惊、迷惑,以及一丝……探险者发现未知时的本能兴奋?虽然这兴奋被周遭恶劣的环境和心底的寒意冲淡了太多。

这些符号,与石雕碎片上的扭曲图案,风格截然不同,却同样不属于我所知的任何历史时期。它们是谁留下的?为什么出现在这片原始得近乎蛮荒的山林深处?

职业习惯再次占了上风。我掏出那部三防手机,屏幕被雨水冲刷得模糊不清。我用力抹了一把,打开摄像头,对着陶片和上面的符号,调整角度,尽量避开雨水直射,拍下几张特写照片。接着,我又录了一段视频,镜头扫过陶片、刻痕,再移向周围阴森的环境。

“第二处发现,”我的声音在风雨中显得嘶哑而紧绷,带着无法抑制的喘息,“不明陶器碎片。地点未知。刻有……无法辨识的文字符号。风格……非常独特,极其古老。”我顿了顿,手电光不由自主地扫向四周沉沉的黑暗,压低声音补充道,“这地方……越来越邪门了。我有种非常不好的预感。”

就在我录制的过程中,手电光无意间扫过岩石下方一处被茂密蕨类植物覆盖的陡坡边缘。光束似乎穿透了层层叠叠的叶片,隐约照出了下方更深邃的空间轮廓——不是平坦的谷底,而是一个巨大的、向下塌陷的……裂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好奇心像一只不安分的小兽,抓挠着我的神经。那下面是什么?一个天然溶洞?还是……更多人工遗迹的入口?也许……也许能找到避雨的地方?

这个念头如同黑暗中的萤火,微弱却带着诱惑。总比在露天淋成冰棍强。

我小心翼翼地拨开湿漉漉、带着倒刺的蕨类植物,向下探看。强光手电的光束竭力刺破层层叠叠的藤蔓和茂密的植被,艰难地向下延伸。

下面的空间比我想象的更深、更黑。光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很快被浓郁的黑暗吞没大半,只能勉强勾勒出下方模糊的轮廓。那不是平缓的谷底,而是一个幽深、狭长、仿佛大地被巨斧劈开的巨大裂缝!裂缝两侧是湿滑陡峭、覆盖着青苔和藤蔓的岩壁,向下延伸,深不见底。

就在我试图看清更多细节时,一阵剧烈的眩晕毫无征兆地袭来!眼前猛地一黑,手电光剧烈晃动,差点脱手。身体不受控制地晃了一下,脚下湿滑的岩石和腐叶瞬间失去了支撑力!

“啊——!”

一声短促的惊呼被风雨声淹没。我整个人失去平衡,顺着陡峭湿滑的斜坡,翻滚着向下坠落!

天旋地转!冰冷的泥水、尖锐的碎石、带刺的藤蔓……身体在翻滚中不断撞击、摩擦,疼痛瞬间席卷全身。背包成了累赘,狠狠砸在背上。世界只剩下失重的恐惧、无处不在的碰撞和狂暴的雨声风声。

绝望的念头刚闪过——“完了!”

下坠的趋势却猛地一顿!

不是到底,而是撞在了一团极其坚韧、富有弹性的东西上——是交织得异常紧密的粗壮藤蔓网!它们像一张巨大的、湿漉漉的绿色吊床,在距离上方坠落点大约七八米深的地方,堪堪兜住了我。

“咳……咳咳……”巨大的冲击力让我五脏六腑都像移了位,喉咙里涌上一股腥甜。我趴在冰冷的藤蔓网上,大口喘着粗气,浑身剧痛,骨头像散了架。万幸,强光手电还死死攥在手里,只是光束歪斜地指向下方更深的黑暗。

惊魂未定,我趴在藤网上,一动不敢动。雨水无情地浇在身上,刺骨的寒冷让我瑟瑟发抖。过了好几秒,才敢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打量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