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捂住口鼻,压抑着想要咳嗽的冲动,小心翼翼地往里走。厚厚的灰尘在脚下扬起,留下清晰的脚印。目光扫过那些积满灰尘的书架,大多是些深奥晦涩的哲学、神学、历史典籍,与秦昀表现出的科技精英形象格格不入。
深处,靠墙的位置,有一个巨大的、同样布满灰尘的橡木书桌。书桌旁边,放着一个半人高的、深绿色的金属文件柜。柜门虚掩着,没有上锁。
心跳骤然加速!直觉告诉我,这里或许有东西!
我快步走过去,用力拉开沉重的柜门,扬起一片呛人的灰尘。柜子里空空荡荡,只有最底层的一个抽屉里,似乎塞着一些东西。我蹲下身,费力地拉开那个同样沉重的抽屉。
一股更浓烈的霉味扑面而来。抽屉里塞满了被揉成一团的废纸、断裂的文件夹和一些……看起来像是废弃电子元件的碎片。显然,这里是庄园丢弃无用垃圾的地方,只是还没来得及清理。
小主,
失望瞬间涌上心头。但就在我准备放弃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一团被揉得皱巴巴的纸张边缘,露出了一角清晰的印刷体文字。那字迹……似乎很新?与周围腐朽的环境格格不入。
我强忍着恶心,伸手在那些散发着霉味的垃圾里翻找,小心翼翼地抽出了那团纸。
纸张是普通的A4打印纸,但上面打印的内容,却让我的血液瞬间冻结!
那是一份文件的碎片,似乎是从整份文件中撕下来揉皱丢弃的。
页面顶端,印着一个简洁而冰冷的LOGO:一个抽象的、如同神经元突触连接图案的几何图形,下方是三个英文字母——N.I.C.E。旁边印着一行小字:神经接口与认知优化研究所。
神经接口?!认知优化?!
我的心脏狂跳起来!目光死死盯住下面的内容。虽然纸张被揉皱撕裂,但残留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辨:
> 项目编号:P-Galatea-07
> 受试者状态报告
> 日期:20XX年X月X日
> 受试者代号:S.M.
> 1. 生理指标:
> 基础代谢率稳定,略低于基线(-5%)。药物依赖性评估:稳定(详见附件药剂配比记录)。
> 植入点(C7-T1椎间隙)愈合良好,无排斥反应。无线信号接收稳定,远程调控响应率:99.8%。
> 睡眠监测:深度睡眠占比显着下降(<15%),REM睡眠紊乱。建议加强夜间巩固性刺激。
> 2. 行为与认知表现:
> 服从性训练:对一级指令(基础行为指令)响应率 100%。对二级指令(情绪管理指令)响应率提升至 92.3%(较上月+7.5%)。对非预设社交互动仍存在微弱抵抗(表现为眼神接触异常、微表情失控),需持续强化。
> 情绪稳定性:在预设情境(公开场合、面对特定刺激源)下,人工诱导的积极情绪表达(微笑、专注)维持度良好。自主负面情绪波动阈值显着提高(通过标准电刺激测试)。
> 认知重塑进度:对预设记忆模块(关于原生家庭、过往人际关系的负面关联)抑制效果显着。对植入的“伴侣核心价值认同”模块接受度稳定提升。旧有行为模式(犹豫、反应延迟)残留度低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