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鱼钩

诡梦收纳册 黎小卿 1832 字 6天前

未知号码的信息在我眼前消失,像投入深潭的石子,只留下涟漪般的疑虑。

我站在咖啡馆门口,秋日的凉风吹在脸上,帮助我进一步冷却思绪。

警告接二连三,目的却相互矛盾——奶奶提醒“西边的鸟”,公寓留言警告“美味的毒饵”,现在这条短信直接指明陈浩是“鱼钩”。

谁在说真话?或者,各方都在透露部分真相?

我需要数据,而非猜测。

回公寓的路上,我刻意绕道经过旧校舍。

夕阳西下,那栋老建筑在渐暗的天色中投下长长的阴影,窗口像一只只黑洞洞的眼睛。我放慢脚步,感知全力延伸。

能量波动依然存在,比白天更活跃了些,但仍被刻意压制着。没有张伯的身影。

在旧校舍西北角的墙根下,我发现了一点不寻常的东西:半截被踩进泥土里的烟蒂,牌子很普通,但过滤嘴上有极细微的牙印痕迹——不是人类牙齿该有的形状,更尖细密集。

旁边泥土中还有半个模糊的脚印,鞋底花纹特殊,深而复杂,不像日常穿的鞋。

采集样本,拍照,继续前行。

回到公寓,我首先检查了所有预警装置——门缝夹着的头发丝还在原处,窗台撒的极细粉末没有扰动痕迹,通风口栅栏上我暗中放置的一根比发丝还细的能量感应丝也未断裂。

至少表面看来,没人再次闯入。

我将自己摔进沙发,闭上眼睛,开始系统整理已知信息:

1. 陈浩:情绪能量优质,正处于人生低谷,易被影响。与高领毛衣男人有接触。

2. 张伯:校工,常在旧校舍活动,身上有异常能量波动和敛息草味道,疑似监视者之一。

3. 高领毛衣男人:与陈浩接触,能量场具攻击性,疑似“猎人”或另一方势力。

4. 未知号码:发送警告信息,技术手段高超(信息自毁)。

5. 公寓入侵者:能模仿我的血脉波动留言,可能通过通风系统进入,留下特殊分泌物。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陈浩是中心吗?

我拿出手机,调出昨天偷拍的那张陈浩与高领毛衣男人在街对面的照片放大细看。

男人的高领毛衣拉得很高,遮住了下半张脸,但露出的眼睛锐利如鹰。

陈浩站在他面前,身体微微前倾,那不是紧张,更像是...恭敬的聆听姿态。

有趣。一个濒临崩溃的大学生,为何对这样一个危险气场的男人露出恭敬态度?

我调转方向,开始搜索陈浩的家庭背景。

之前只知道他父亲公司破产,母亲住院。但现在看来,这可能不是全部。

通过几个非公开的数据库(奶奶教的特殊访问方式),我发现了不寻常之处:陈浩父亲的公司破产程序快得异常,像是被强行推动;他母亲的住院记录存在,但病因模糊,治疗费用高得离谱,支付来源却不明确。

更像是一个精心布置的背景故事,而非偶然的不幸。

如果陈浩的痛苦是表演,那他就是极佳的诱饵。如果他的痛苦是真实的但被利用,那他就是可怜的鱼钩。

无论是哪种,这个“鱼钩”我都必须再去碰一碰——这次要更小心,带上探杆而非直接用手抓。

周二上午,我向陈浩的手机发送了一条精心编辑的消息:

“学长,昨天整理资料时发现一个可能适合你的兼职机会,薪酬很高,但需要当面细聊。今天下午四点,老图书馆后面的小花园见?那里比较安静。”

地点选择经过考量:老图书馆后的花园足够隐蔽,便于私下谈话,但也四面开阔,难以被完全监视,且有多个逃生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