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张叔叔,唐一乐开始有目标地探寻。
雨后的山林,树叶子绿得发亮,草也格外清晰。
唐一乐除了找到一些满娃要用的药,没有其他收获。
她又到何首乌的地方挖了一背篓的何首乌就打道回府。
“满娃,姐姐给你小兔子。”刚回到茅草屋,唐一乐就拿着兔子进房间。
“兔子兔子。”满娃看到兔子想起身,被陈慧娘拦住。
“满娃,躺着。”
于郎中叫静养。
“阿娘,我去小菊家。”
唐一乐拿了几个何首乌就走。
“这个东西能挣钱?”小菊娘在犹豫。
胖丫一到她家就叫她种这个何首乌,她是没什么见识,但是也听说过何首乌,这东西这么容易得来的吗?
“二十文一斤。”
“我们可以种何首乌,有苗的话,现在开始种,两三年就可以有收获。”
小菊爹爹前几年病逝,家中还有两位哥哥,母亲是个好劳动。
“一亩地产量,管得好的话,得有七八百斤。”
“这么多?”小菊娘停下手里的活。
“这是估计最少的。”
“真像你说的,确实是可以种。”种一亩都有十几两银子,比他们每年累死累死,都没有一两银子强太多。
“地,我们是有的,但是要种两三年,除了种水稻的地,只剩下三四亩地能种。”不能全种何首乌,大家还是要吃饭的。
“而且,我们没种过,不知道能不能种好。”小菊娘把柴火放进灶里,她正在煮粥。
“我考虑考虑。”
唐一乐也不勉强,她带着小菊挖何首乌,下午进城卖,有钱收入,小菊娘应该就会同意。
她发现这里的药材很少是专门种植,大部分药材都是野生。
唐一乐想找合伙人一起种药材,除了何首乌,她还要种别的。
她有意帮助小菊,如果小菊娘不愿意,她只能找其他人。
挖了一个早上,小菊收获满满,装起来一大背篓,还有没装起来的,应该也能装满两个背篓。
唐一乐就差许多,一个背篓装两次就装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