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河谷暗门

“基地,发现G.S.I相关物品,以及一枚可疑纽扣。幸存者苏瑾已找到,意识昏迷,正在组织撤离。”队长汇报的同时,小心地将纽扣封入证物袋。

苏瑾还活着,并留下了关键物证,这无疑是重大突破。但救她的人的身份和目的,以及那个被破坏的气密门后通往何处,成了新的谜团。

与此同时,另一支侦察小队已悄无声息地潜行至阿南破译出的坐标点——那片偏僻的河谷。

这里的地形比想象中更为复杂。湍急的河水切割出深邃的峡谷,两岸是近乎垂直的峭壁,覆盖着茂密得几乎无法穿透的亚热带雨林。空气中湿度极高,各种奇异植物的气息和腐殖质的味道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原始而压抑的氛围。

小队成员利用绳索和专业技能,在峭壁和密林间艰难移动,寻找任何异常迹象。陈静的注释是“初始入口。谐振引导。谨慎接近。”,这意味着入口极其隐蔽,并且可能需要特定方式才能激活或发现。

队长示意队员们分散搜索,保持通讯畅通。

一名队员在靠近河岸的一处岩壁下,发现了一片区域的植被显得有些不自然——藤蔓的缠绕方式像是经过人为干预,更巧妙地掩盖了后面的岩石。他小心翼翼地拨开藤蔓,露出后面光滑得异乎寻常的岩壁,岩壁材质与周围截然不同,更像是某种金属合金,上面刻满了复杂而古朴的、非现代文明的纹路,纹路中心,有一个不易察觉的、拇指大小的凹陷。

“发现疑似入口!有人工雕琢痕迹和未知纹路,发现一个凹陷结构,可能是指纹或某种钥匙孔。”队员低声汇报,并拍摄图像传回基地。

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名负责监测环境的队员突然感到一阵轻微的头晕和恶心,他携带的简易环境监测仪发出了低频警报!

“检测到异常低频电磁波动!来源……似乎是地下!强度在缓慢增强!”他立刻报告。

这种波动,与陈静日记中提到的“虫巢谐振频率”不谋而合!

侦察小队不敢怠慢,队长立刻下令:“记录坐标和所有环境数据!全体撤离至安全距离观察!重复,不要触碰任何东西,立刻撤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们意识到,这个“门”可能远非普通的物理入口,它似乎与某种活跃的、未知的地质或生物现象相关联。贸然接触,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