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仓库安全点内的气氛紧张而忙碌。
阿南被强制休息,但他闲不住,开始研究那副已经展开的星图。他发现,当他不试图进行深度“连接”,只是普通观察时,星图会缓慢变化,其中的光点和线条如同活物般流淌,偶尔会凸显出一些奇怪的符号和能量流指向,似乎是在描述航线上的某些特征或障碍。他将这些变化一一记录下来,试图破译其中的规律。
林晚星和赵晓蔓则协助鹰眼,通过高度加密的渠道,与杨振华那边派来的后勤与行动策划人员对接,筛选合适的船只和人员。他们需要的是一艘具备科研、勘探和一定自卫能力,同时又能最大限度保持低调的船只。合适的候选目标并不多,每一个都需要经过极其严格的背景审查。
李哲和小斌加强了仓库外围的警戒和反侦察巡逻。工业区白天人来人往,夜晚却寂静得可怕,任何一点不寻常的动静都足以让他们紧绷神经。
第三天夜里,苏瑾那边传来了新的消息。经过技术部门不眠不休的努力,那枚“冥府”芯片内的音频剩余部分被成功复原了一小段。
依旧是那个带着电子合成感的模糊声音,但内容更加令人心惊:
“……摇篮亦是囚笼……‘织网者’窥视着通道……当‘钥匙’靠近,‘看守者’便会苏醒……”
“织网者”?“看守者”?
这些新的代号让本就迷雾重重的局势更加复杂。
“‘织网者’……会不会是指‘方舟’?或者……是‘冥府’?”林晚星猜测。
“ ‘看守者’听起来更像是‘摇篮’本身的防御机制,或者……是‘主脑’留在那里的某种‘东西’。”阿南靠在床头,脸色好了些,但眼神凝重,“‘钥匙’靠近就会苏醒……这简直就像是个陷阱。”
“也可能是一种考验。”鹰眼提出另一种可能,“陈静工程师留下的信息,指向的是‘逆蝶’,是希望。如果‘初始之岛’真是‘主脑’的起源,那里或许也隐藏着击败它的关键。”
希望与危险并存,这似乎就是他们一直以来面对的局面。
又过了两天,船只的筛选终于有了初步结果。杨振华提供了一份绝密档案:一艘名为“深蓝探索者”号的科考船。这艘船名义上隶属于一家跨国海洋研究机构,但实际上该机构与多个国家的秘密项目有合作,船只经过特殊改装,拥有先进的静音推进系统、强大的声纳和探测阵列,以及一个可搭载小型深潜器的坞舱。最重要的是,船长和核心船员都经过严格审查,具备处理“非常规”事件的经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