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蛰伏之光

陈静的虚影,带着她特有的平静微笑,仿佛就站在他们面前。

“阿南,晚星,如果你们能打开这最后一道锁,说明你们已经走到了这里,并且初步理解了‘钥匙’的真正含义。”她的声音直接回荡在他们的脑海,清晰而温和。

“关于‘契约’,我的研究还很初步。‘播种者’留下的记录显示,他们最初与星球生命网络的互动,是基于一种‘共鸣’与‘馈赠’,而非‘控制’。‘主脑’的偏执,或许正源于它在漫长守护中,逐渐忘记了这种最初的‘共鸣’,转而追求绝对的‘秩序’。”

“建立新的‘契约’,可能需要我们重新学会与‘盖亚之脉’,与星球意识本身进行深层共鸣。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意识层面的进化。‘逆蝶’密钥的核心,其实就是一种高度纯净的、指向‘共生’与‘守护’的意识频率。它或许可以成为‘契约’的基石。”

“我留下了一些关于意识频率共振模型的初步构想,以及……我对‘播种者’可能去向的一点猜测(指向了某个遥远的、尚未被人类详细观测的星域坐标)。但这需要你们,以及更多后来者去验证。”

陈静的虚影逐渐变得透明,她的目光似乎穿透了时空,带着无限的期待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未来的路会很艰难,‘方舟’不会放弃,‘主脑’的隐患依然存在。但我相信,智慧生命的可能性,在于理解与合作,而非掌控与恐惧。带着这份信念,走下去……”

留影消散,笔记本恢复了普通的样子,只是内部多了一份关于意识共振模型的复杂数据和那个遥远的星域坐标。

阿南和林晚星久久无语,沉浸在陈静最后留言带来的震撼与思索中。这份遗产,比任何具体的技术图纸都要沉重,它指向的是一条充满未知的进化之路。

与此同时,苏瑾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她发现,那些曾遭受“灵韵”抽取的幸存者,其脑波在特定条件下,会与周围环境中一种极其微弱的、不同于已知任何能量场的背景辐射产生谐调。这种背景辐射,似乎与“盖亚之脉”的能量波动同源,但更加基础,更像是……星球本身的“生命场”?

“这或许就是陈静提到的‘共鸣’的物质基础!”苏瑾在加密通讯中兴奋地向林晚星和阿南分享她的发现,“如果我们能找到主动与这个‘生命场’安全共振的方法,或许就能绕过‘主脑’,直接与星球意识建立某种低层次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