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星那边则进展缓慢。“播种者”的基础知识库中对“星门”一词讳莫如深,只有在一些关于宇宙早期文明迁徙的模糊记载中,提到过“古老的联结之路早已沉寂”。当她尝试向监测网提交关于“星门信号”的查询时,得到的反馈是权限不足,以及一个温和但坚定的“信息屏蔽”,仿佛触及了某种禁忌。
“播种者”不希望新生文明过早接触“星门”相关概念?林晚星心中疑虑更甚。
与此同时,“逆蝶网络”对这段外来信号表现出一种奇特的“排异反应”。当信号被引入网络核心节点进行分析时,网络本身的协调效率会轻微下降,仿佛两种不同的“频率”在相互干扰。这种现象引起了阿南和林晚星的高度警觉。
“这信号可能带有我们无法检测的‘信息污染’,或者其底层规则与‘播种者’体系,甚至与地球生命意识场存在根本性差异。”阿南警告,“在完全理解之前,必须隔离分析,绝不能让它直接接触网络核心或地球生态。”
就在研究陷入胶着时,李哲领导的深空监测小组传来了一个惊人发现。他们调动了多台位于拉格朗日点的空间望远镜,对柯伊伯带外侧信号来源方向进行持续扫描和光谱分析,发现了一个极其微弱的、周期性出现的空间扭曲现象。其能量特征与任何已知天体(如黑洞、中子星)或人类活动均不符,更像是一个……刚刚启动、尚未稳定的小型“虫洞”或者空间翘曲点。
“虽然无法直接观测到‘门’,但这个扭曲点的位置,与我们推测的信号源区域高度重合。”李哲在报告中的语气带着难以置信的兴奋,“而且,根据观测数据模型推演,这个扭曲点正在非常缓慢地……扩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星门,可能真的存在,并且正在开启。
这个消息让所有知情者心跳加速。它意味着机遇,一个通向更广阔宇宙的跳板,可能蕴含着超越“播种者”遗产的科技与知识。但它更意味着巨大的未知风险。门的那一头会是什么?是友好的旅行商,是资源掠夺者,是另一个“播种者”般的观察者,还是……“虚空掠食者”的巢穴?
“方舟”残存的势力似乎也捕捉到了这一异常。全球监控网络发现,一些潜伏极深的“方舟”据点出现了异常的信息流交换和能源聚集,目标隐隐指向外太阳系。他们显然也意识到了“星门”可能带来的变局,或许在谋划着利用这个机会。
一天深夜,阿南和林晚星再次来到观测台。夜空清澈,银河横亘,繁星点点中,似乎隐藏着无数双注视的眼睛。
“我们该怎么办?”林晚星望着星空,仿佛能感受到那个遥远扭曲点传来的无形压力,“主动联系?还是静观其变?或者……想办法阻止它开启?”
阿南沉默片刻,缓缓道:“以我们现在的技术,主动联系恐怕是徒劳,甚至可能暴露自身坐标。阻止?我们连它如何运作都不清楚。静观其变,可能是最稳妥,但也最被动的选择。”
他转头看向林晚星,眼中反射着星辉:“但‘星门开启’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考验。它考验我们作为刚刚踏入星海的新生文明,是否有智慧去应对远超自身理解的奇迹与危险。陈静指引我们找到的坐标,或许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