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操作,简直是及时雨中的及时雨,雪中送炭里的战斗机!
孙绍激动得差点当场给曹操磕一个。
他收起信,脸上露出无比真诚的表情,重重地拍着胸脯保证道:“荀先生您放心!这事儿包在我身上!别说一个先生的职位,您想当副院长都行!”
“我这就给您安排一座大宅子!保证比您在许都的府邸还气派!您在江东的一切开销,全算我的!”
荀彧看着他那副恨不得纳头便拜的激动模样,心里更加疑惑了。
他真的……只是想让我来教书?
晚宴过后,孙绍果然没有食言,立刻让林浩去安排宅邸。
他自己则亲自当起了导游,带着荀彧在建业城里转悠了起来。
这一转,彻底颠覆了荀彧的认知。
他看到了什么?
他看到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车水马龙,井然有序。
他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里,商品琳琅满目,百姓们脸上洋溢着的,不是麻木,不是愁苦,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名为“幸福”的东西。
最让他震惊的,是军与民的关系。
他亲眼看到,几个身材魁梧的江东士兵,正满头大汗地帮着一个老妇人修葺漏雨的屋顶,一边干活,一边还跟老妇人有说有笑。
他也亲眼看到,一队巡逻的士兵路过一个水果摊,那摊主热情地抓起一把枣子硬要塞给他们,士兵们连连摆手拒绝。
这哪里是兵?
这简直就是自家的子弟兵!
真正的军民一家亲!
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是百姓们见到孙绍时的反应。
没有下跪,没有磕头,没有那种深入骨髓的畏惧。
“哟,吴王,今天又出来溜达啦?”一个正在晒菜干的大婶,大大方方地跟孙绍打着招呼。
“是啊张大婶,您这菜干晒得不错啊!”孙绍笑呵呵地回应。
“吴王,这是俺家刚从地里摘的黄瓜,新鲜着呢,您拿回去尝尝!”一个农夫扛着锄头,不由分说地就把几根带着泥土的黄瓜塞到了林东怀里。
林东这个憨货,嘿嘿笑着,来者不拒,一边接过来,一边还替孙绍答谢他们。
孙绍就这么走在人群中,和百姓们聊着家常,问问收成,问问孩子们的学业,自然得没有半点君王的架子。
他们之间,没有那种森严的君臣礼仪。
更像是一家人。
一个大家庭的大家长,在关心着自己的家人。
荀彧跟在后面,脚步越来越慢,越来越沉重。
他脑子里一片混乱。
他想起了曹操在长亭外对他说的话。
“你去看看吧,去江东看看,看看那里的路,看看那里的学堂,看看那里的百姓。”
“等你亲眼看到了,你心里那个解不开的疙瘩,自然就解开了。”
疙瘩……
解开了吗?
荀彧不知道。
他只知道,他坚守了一辈子的那个“大汉”,那个他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信念,在眼前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面前,显得如此的苍白,如此的……可笑。
他终于有点明白了。
明白曹操为什么会说出那番“秦贼”的歪理。
也终于有点知道,曹操为什么,要让他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