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让她这个见惯了硅谷大佬的人,也感到压力。
雷神,闻名不如见面。
何雨天微微一笑,目光在苏晚晴身上停留片刻,点了点头:“嗯,眼光不错,坐吧。”
他随意问了几个关于游戏市场和硅谷动态的问题。
苏晚晴的回答条理清晰,见解独到,显然不是花瓶。
何雨天看似随意地点评了几句,却句句切中要害,让苏晚晴心中更是震撼。
她隐约感觉到,何雨天对未来科技和商业趋势的把握,
远超常人,甚至比硅谷最前沿的风投还要精准。
他是怎么做到足不出户,而天下知的?
这绝不仅仅是天赋异禀能解释的。
与此同时,
后院易中海的“生命实验”,终于引发了更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不知道是谁将消息泄露了出去,一家颇具影响力的都市报以,
《极致孝道还是生命囚笼?——四合院里的“长生”老人》为题,报道了易中海的情况。
文章虽然没有直接点名何雨天,但细节描述极其详尽,
引发了社会对“过度医疗”、“生命尊严”和“孝道本质”的大讨论。
网络上观点两极分化。
一部分人赞扬何家“不惜代价延长老人生命”是“大孝”,值得弘扬。
另一部分人则抨击这是“伪善”和“残忍”。
是对老人意志的绑架,呼吁尊重自然规律,让老人有尊严离开。
甚至有一些医学伦理专家和社评员撰文,质疑这种毫无生命质量的“生存”意义何在。
这股风潮也吹到了何家内部。
一些旁系亲属和旧邻开始私下议论,觉得何雨天这么做有点过,担心会影响何家的声誉。
何雨柱再次忧心忡忡找到弟弟:
“雨天,报纸你看了吗?现在外面都说疯了!要不……咱就算了吧?”
何雨天正在浏览网上那些评论,神色平静无波:
“说呗,正好,我准备的那个‘学术交流’可以提前了。”
他吩咐下去,以天宇生命科学研究院的名义,邀请了一批顶尖的医学、伦理学、社会学专家。
举行一次小范围的闭门研讨会,主题就是“晚期病人生命质量与医疗伦理边界”,
而易中海的案例,将成为核心研讨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