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颜阡墨看着身旁执笔批红,眉目沉静的慕笙歌,心中那份想要将人彻底据为己有、公示天下的念头愈发强烈。
他凑过去揽着慕笙歌的腰,将下巴搁在对方肩头,于御书房暖融的灯火下,状似随意却难掩期待地开口:
“笙笙,我想……立你为后。”
慕笙歌执笔的手微微一顿,墨迹在奏折上晕开一个小点。
他放下笔,转过身,指尖轻轻点在了颜阡墨的眉心,语气带着不容商量的温和却坚定:“暂且不可。”
“为何?”颜阡墨蹙眉,眼眸里满是不解与一丝委屈,
“朕是天子,你是朕认定之人,有何不可?”
慕笙歌无奈一笑,拉下他环在自己腰间的手,握在掌心:
“陛下,眼下朝局初定,百废待兴,你我当以国事为重。
那些虚名,暂且放一放,可好?”
若此时立男后,必将引来无数非议,分散他们推行新政的精力。
颜阡墨抿着唇,虽心有不甘,却也明白慕笙歌所言在理,只得闷闷地应了一声,算是暂时将此事搁置。
几日后,慕笙歌难得主动,拉着微服的颜阡墨,避开耳目,再次来到了城西那处僻静的院落。
院子比之前扩大了不少,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与操练声也更为响亮,显然又新收了几批无依无靠的孩子。
看着那些虽衣衫朴素却眼神明亮的少年少女,颜阡墨心中一动,忽然萌生了一个想法,或可借此模式,广设书院,为国育才。
慕笙歌领着他,径直走向角落里一群正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四五岁幼童。
他停下脚步,目光扫过那些天真烂漫的小脸,对颜阡墨轻声道:
“陛下,看看这些孩子,有没有瞧着合眼缘的?”
颜阡墨虽不明其意,但还是依言仔细看去。
他的目光在孩子们中间流转,最终落在了一个安静坐在小凳子上、摆弄着手中布老虎的男孩身上。
那孩子的眉眼,不知为何,竟与慕笙歌有那么一两分隐约的神似,尤其是那专注时的神态。
颜阡墨指了指那孩子:“他吧。”
慕笙歌眼底掠过一丝极淡,难以察觉的情绪,点了点头,语气平静无波:
“好,就这个。”
颜阡墨:“???” 他完全没搞懂这没头没尾的对话是什么意思。
然而,慕笙歌已走上前,温柔地将那孩子抱起。
那孩子也不怕生,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着他。
慕笙歌沉吟片刻,对颜阡墨道:“给他取个名字吧,姓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