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调虎离山 ,孤身袭府衙

山谷中的血腥气尚未散尽,岳再兴已做出决断。

他目光扫过地上元兵与番僧的尸首,声音沉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赵二郎与这百夫长、番僧迟迟不归,袁州府衙必生疑窦,大队人马转眼即至。”

“此地,已不可留。”

他看向那三十余名劫后余生、眼中犹带惊悸与狂热的弟兄。

“眼下义军新败,鞑子气焰正盛,必以为我等如丧家之犬,只敢遁入深山老林苟延残喘。”

“灯下黑,反倒安全。”

“我等分批潜入袁州城!”

众人面面相觑,有人面露迟疑。

潜入官兵眼皮底下的州城?

这想法太过大胆!

岳再兴续道:“我等在教中皆是无名小卒,朝廷海捕文书上,怕连个模糊画像都无。混入流民百姓之中,反倒比躲在这显眼山谷更不易被察觉。”

他语气笃定,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宗师气度。

“岳头儿说得对!”

“听岳头儿的!”

“妈的,就跟鞑子玩一手灯下黑!”

疑虑迅速被信任取代。

当下,岳再兴将三十余人分为六批,约定入城后的隐秘联络地点与全新的暗号。

旧号虽熟,却难保不被叛徒或官府知晓。

为防万一,旧号亦保留,用作试探与召集可能尚存的他处兄弟。

众人依计行事,或扮作樵夫,或混入商队,或衣衫褴褛如逃难饥民,趁着次日清晨开城门的混乱,悄无声息地融入了袁州城。

果然,数日后,袁州知府久候赵二郎不至,派兵循迹找到山谷,只见满地元兵与番僧尸首,惊怒交加,全城震动!

四门即刻戒严,盘查骤然收紧,衙役兵丁倾巢而出,在城内大肆搜捕,城外山林亦被反复梳理。

然而,岳再兴等人早已如滴水入海,隐匿于市井之间。

官府折腾了十余日,一无所获,渐渐便松懈下来,只道那些明教残孽杀了人后早已远遁千里,便将注意力重新放回弹压地方、搜刮民脂之上。

街面上的岗哨渐渐撤去,盘查也流于形式。

岳再兴感知着城防的变化,知时机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