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走访信物相关地点

晨雾还没散尽,晚香花坊的石桌上已经摆好了今日的行程图——林晓根据张老爷子解读的信物线索,标注出五个“信物相关地点”:民国灵脉研究所旧址、孟淑琴(陈玥外婆)的旧居、苏清鸢(苏晚奶奶)种过双生栀子的老宅院、陈玥当年藏灵脉碎片的废弃书报亭,还有最后一处“未标注的灵脉节点”,只在布偶地图上留了个模糊的红色标记。

“先去研究所旧址吧。”陈砚将七块灵脉碎片小心收进布包,旧罗盘在掌心泛着稳定的绿光,“那里是所有信物的起点,说不定能找到更多关于‘双生守护纹’的细节。”他抬头看向苏晚,递过一瓶双生栀汁液,“张老爷子说,研究所的石碑上刻着完整的守护纹,用汁液擦一擦就能显现,我们得记下来,以后修复灵脉节点用得上。”

苏晚接过汁液,指尖轻轻碰了碰布包——感知里,陈玥的残影似乎在轻轻推动她的手,像是在催促他们快点出发。“走吧,我奶奶的笔记里也提过研究所,说那里有‘灵脉守护的初心’,或许能找到她和孟外婆当年的研究记录。”

两人骑着电动车往研究所旧址赶,路上经过周瑶的咖啡店,周瑶正站在门口摆花,看到他们便挥了挥手:“记得带点研究所的旧物件回来!我奶奶说,当年她在研究所当过学徒,还藏了块刻着符号的砖在墙角,说不定对你们有用!”

“知道了!”陈砚回头喊,心里泛起一阵暖意——从最初独自追查妹妹的线索,到现在有这么多人帮忙,这条守护灵脉的路,终于不再孤单。

研究所旧址藏在老城区的一条窄巷里,只剩下半截石碑和几面残墙,石碑上爬满了藤蔓,隐约能看到“灵脉研究所”四个字。苏晚蹲下身,用双生栀汁液轻轻擦拭石碑,没过多久,碑面上果然浮现出完整的“双生守护纹”——左边是阳脉纹,像绽放的双生栀子;右边是善影纹,像环绕的残影能量,两种纹路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

“和布包上的符号一模一样!”陈砚掏出手机拍照,突然发现石碑底部有个隐蔽的凹槽,正好能放下一块灵脉碎片。他试着将其中一块碎片嵌进去,碎片瞬间泛出红光,石碑上的纹路也跟着亮起来,投射出一行淡金色的字:“双生映月,一脉相承”。

“是奶奶的字迹!”苏晚惊喜地说,“这是她当年刻的吧?‘一脉相承’说的就是我们现在做的事——继承她们的守护使命。”

离开研究所,两人按计划去孟淑琴的旧居。那是一栋民国时期的小洋楼,门口挂着“文物保护建筑”的牌子,现任房主是孟淑琴的远房侄女,听说他们是来追查灵脉线索,立刻热情地邀请他们进屋。

“外婆当年住二楼东厢房。”房主指着楼梯,“她走后,房间里的东西基本没动,你们可以去看看,说不定有你们要找的线索。”

东厢房里摆着一张旧书桌,抽屉里放着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正是孟淑琴的灵脉记录。翻到最后一页,里面夹着一张老照片——苏清鸢和孟淑琴站在双生栀子花丛前,手里拿着一个红色布包,和陈玥留下的那个一模一样。照片背面写着:“清鸢,布包已做好,守护纹按你说的改了第三版,能更好锁住灵脉能量,等你从上海回来,我们一起去老宅院种新的栀子。”

“上海?”陈砚突然想起林晓查到的档案,“苏晚奶奶当年去上海是为了找什么?”

苏晚立刻翻出奶奶的旧笔记,找到其中一页写着:“赴沪寻‘阳脉石’,此石能强化双生纹,护灵脉周全,若归期晚,让淑琴将布包交给玥玥,告诉她,红衣是守护,不是诅咒。”

“原来布包是奶奶特意留给玥玥的!”陈砚的眼眶有点红,指尖轻轻拂过照片里的布包,“玥玥当年肯定知道这一点,所以才会带着布包调查红衣传闻,她是在继承外婆和奶奶的守护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