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数据深渊

那信息碎片再次在脑海深处浮动,尤其是关于“能量环境”、“介质”、“物质转化”的部分。它们像是一把钥匙,而眼前这片数据的海洋,或许就藏着对应的锁孔。

他想到了昨晚在健身房那短暂的“成功”,以及随之而来的剧烈反噬。他想到了那个西北方向的山谷,那里的地磁异常和特殊矿物。

有了。

林凡深吸一口气,双手放在键盘上,眼神变得专注。他快速调取了区域地质构造图、地磁异常分布图、早期浅层勘探的岩屑录井数据和放射性检测报告。

他的行为在任何人看来,都像是一个敬业的地质工程师在项目临近结束时,抓紧时间进行最后一次数据交叉验证,试图从已有的海量信息中挖掘出更多被忽略的细节,或许是为了写出一份更完美的期末报告。

没有人会怀疑,他真正寻找的,是能支撑起那套“修炼体系”的、最初的“资源”坐标。

屏幕上的光映在他脸上,明暗不定。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滚动,各种图表、等值线图、光谱分析图被不断调用、叠加、比对。

他忽略掉那些大型的异常区,那些早已被记录在案,过于引人注目。他专注于那些曾被判定为“无经济价值”或“干扰信号”的异常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外面的动静越来越大,似乎运输车队已经抵达。

林凡的心跳微微加速,但手指依旧稳定。

终于,当他把放射性异常数据、特定稀土元素富集区、以及一种特殊的微裂隙发育带地质模型进行三维叠加时,屏幕上一个位于西北山谷边缘的区域,亮起了一个多重指标吻合的“点”!

这个点的信号强度很低,分布范围小,在常规地质找矿意义上毫无价值。但它恰好符合林凡脑海中那个关于“初始能量汲取介质”的模糊要求——一种能提供稳定、微弱且具有一定“活性”的辐射/场效应的复合地质环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迅速将该点的所有坐标、地质背景、探测数据打包,加密,将这份小小的数据包压缩成一个看似无关的系统日志文件,混入了本地服务器每天自动产生的海量日志备份之中。

做完这一切,他清除了浏览记录和临时文件,关闭了电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