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大隐于市

车队没有在荒原上停留,一路颠簸,最终驶入了最近的一座地级市的招待所。项目组将在这里进行短暂的休整和最终的工作交接,之后队员们便会各奔东西。

招待所的条件远比高原营地舒适,热水、暖气和正常的饭菜让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劫后余生的轻松感。队员们互相约着晚上出去吃顿好的,洗刷掉一身的高原寒气。

林凡表现得和其他人一样。他参与了聚餐,在饭桌上听着大家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规划,偶尔也会说几句玩笑话。他甚至和李教授又聊了一次,表达了对项目突然结束的遗憾,并认真请教了一些关于那份“最终报告”的细节问题,显得敬业而专注。

没有人察觉任何异常。他就像一个刚刚完成艰苦外勤任务、略显疲惫但很快调整过来的普通工程师。

但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他的眼神始终保持着清醒。

回到分配的房间,关上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林凡脸上的疲惫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冷静和高效。

他首先仔细检查了整个房间,确认没有明显的监控设备。然后,他打开自己的行李,将那些从营地带出来的“特殊物资”——矿石样本、试剂、工具——重新整理,藏进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装满了旧衣服和地质笔记的行李箱夹层里。

最重要的,是那本写满了加密数据和坐标的笔记本。他将其中的关键信息,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缩写,分批转录到几张看似普通的景区地图的空白处,然后将原始笔记本彻底销毁,纸屑冲入马桶。

做完这一切,他洗了个热水澡,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出差旅客。

第二天,项目组开始办理各项解散手续。林凡配合完成了所有工作交接,签署了最终版的保密协议,表现得无懈可击。

同时,他利用招待所的公共电脑和短暂的私人时间,开始悄无声息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他并没有选择远离人烟的荒原,那太显眼,也太缺乏基础资源。对于一个需要隐藏、需要初步积累的起步者来说,现代都市的阴影,反而是更好的掩护。

他通过网络租赁平台,在一个老旧的、管理相对松散的多层小区里,租下了一个顶楼的单间。选择这里的理由很充分:房租便宜,离人才市场近(方便他伪装求职),更重要的是,楼顶有大量废弃的太阳能热水器和杂物堆,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且无人打扰的空间。

他用提前准备好的另一个身份和手机号完成了租赁流程。

手续办完,林凡没有和任何队友多做告别,只是简单说了句“保持联系”,便拎着那个藏着秘密的行李箱,像无数涌入城市的普通年轻人一样,消失在了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新租的房间很小,只有最基本的家具,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霉味。但林凡毫不在意。他放下行李,第一件事不是收拾房间,而是走到窗边,仔细观察周边的环境:楼间距、出入口、监控摄像头的位置,以及通往楼顶的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