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丹途初探

“地脉微光”的持续滋养,如同为林凡的修行之路加上了一个稳定的缓冲器。矿石的消耗速度大大减缓,那缕真气在日夜不休的温养下,愈发凝实精纯,自行运转周天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不断拓宽、强化着经脉。

但林凡很快遇到了新的瓶颈。

真气的总量增长再次变得缓慢。并非能量不足,而是他的身体——这具凡俗的“鼎炉”,似乎已经达到了当前状态下能够容纳和转化的极限。经脉隐隐传来胀痛感,每次修炼所能炼化的新能量越来越少,大部分能量只能白白散逸。

炼气期,炼的不仅是“气”,更是“体”。需要将身体锤炼到足以承载更庞大能量的程度,才能突破瓶颈,进入下一个层次。

如何锤炼?

继续用能量蛮横地冲刷、扩张经脉?效率低下,痛苦不堪,且风险极高,一个不慎就可能经脉碎裂。

答案再次指向了那浩瀚的知识库——【基础物质篇】与【能量转化篇】中,大量涉及利用外部物质,辅助淬炼肉身、纯化能量、甚至快速补充消耗的内容。其中,一种被称为“淬体液”的基础药液,引起了林凡的注意。

它不是吞服的内丹,而是外用的药浴。通过将特定属性的矿物、植物乃至生物材料中的精华成分萃取融合,形成一种高度活性的能量药液,在沐浴时经由毛孔吸收,直接渗透筋骨皮膜,从最微观的层面强化细胞活性、拓宽能量通道,其效率和安全性远高于单纯的能量冲击。

这无疑是最适合他目前状况的方案。

但问题随之而来:原料。

淬体液所需的原料五花八门,其中一些主药,如“赤阳草”、“石髓”、“百年寒铁粉”……这些名称听起来就绝非现代都市轻易可得之物。他必须再次进行艰难的转换和寻找替代品。

“赤阳草”,描述其性烈,蕴含阳属性能量。林凡在中药材市场徘徊数日,凭借敏锐感知,最终锁定了一种经过特殊炮制的“附子”干片,其药性猛烈,蕴含的微弱能量属性勉强契合。

“石髓”,指某种钟乳石或矿物结晶内部的凝液。他跑遍奇石市场,花费不小代价,才从一块断裂的巨型水晶洞中,买到了少许残留的、清澈粘稠的天然矿物溶液。

“百年寒铁粉”最为棘手。他最终将目标锁定在那些从大型工业设备上替换下来的、经过常年高强度使用的重型轴承钢珠。他将其研磨成极其细微的粉末,其中蕴含着长期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奇特金属疲劳特性与微弱的能量残留,勉强替代。

辅药则更为繁杂,从海边的特定贝壳粉到深山的某种苔藓干品,他几乎跑遍了城市所有能想到的地方,像一只辛勤而焦虑的工蚁,一点点收集着这些在旁人看来稀奇古怪、毫无关联的“垃圾”。

每一次采购都小心翼翼,分多次、在不同地点进行。积蓄彻底见底,他甚至不得不连续吃了一个月的清水煮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