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看不起咱们铁路机械!”林晓有点不服气。
“还说说咱们的机器粗笨,没有意义!”另一位女生也很气愤。
“粗笨不代表没用,一个代表民用,一个是军用。”刘光鸿把准考证递给她。
“等会儿考试可能会有蒸汽发动机连杆设计的题,那是咱们的强项。你们千万不要丢分,让我们用成绩告诉他,铁路机械里的学问,不比他的精密仪器少多少。”
学生们的眼睛瞬间亮了,刚才那点不快全变成了斗志,一个个摩拳擦掌,恨不得立马冲进考场。
刘光鸿看着他们的样子,心里忽然觉得周明轩的出现也不是坏事。至少,他给这群即将踏入职场的学生们,点燃了一把小小的火苗——证明自己的火苗。
考核开始后,刘光鸿没去休息室,而是在机电教学楼的走廊里闲逛起来。
那边墙上挂着清华机械系的发展史,黑白照片里,一群穿着长衫的学者围着一台老旧的机床研究,他们的眼神专注得像在凝视星辰。
他忽然想起方杰办公室里那张成昆铁路的老照片,照片上的工人师傅也是这样的眼神,老一辈人骨子里的爱国。
两个小时后,考生们陆续走出考场。
北交大的学生赵磊第一个冲出来,举着手里的草稿纸大喊:“刘老师!那道连杆题我做出来终于没给您丢脸!用您教的‘动态平衡法’,简直比标准答案还简洁!”
林晓也跟着跑出来,脸上带着红晕:“刘老师,我也过了!考官说我的装配图比教材上的还规范,还问我和谁学?”
学生们一个个报喜,连最腼腆的眼睛男生唐同学,都激动得语无伦次。
“这个北交大刘光鸿老师太厉害,这些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估计可以来考7级!”考场不少考官说道。
听着同学们的报喜,刘光鸿笑着点头,心里比自己考试通过还高兴,毕竟这就是实力象征,一个人强比不上带出一群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