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生死时速

汽车厂的设计车间里,机油味混着铅笔屑的气息在空气里弥漫。

刘光鸿趴在绘图板前,指尖划过新消防车的图纸,铅笔在“高压水枪射程”旁标注出“25米”的字样,现在可没有随处可见的消防栓,那就只能考虑家用水管和自带储水。

灭火大队的反馈说,现在胡同窄巷里转不开身,得把车身再缩短半米,同时还要保证水箱容量扩大一倍。

“厂长,铁道局的人又来。”技术员小王抱着一摞资料进来,额头上还沾着点油污,“说想让咱们设计轨道抢修车,就是那种能拉着电焊机和钢轨跑的那种专用车。”

刘光鸿直起身,活动下僵硬的脖颈,确认好要求,再看看原来图纸上的线条。

“把资料放这里。”他指指桌角,“物资局要的冷链运输车图纸改完没,等到夏天,蔬菜水果就会大量损失,那车得优先。”

“改造完!”小王眼睛一亮,“昨天拿去给下面百货公司试装,他们的交接人员说比以前的保温桶强十倍,水果从郊区到市里还是凉的!”

他们正说着,汽车局的车间门口传来喧哗声。

几个穿着中山装的干部们站在车间门口,为首的正是市工业局的老陈,脸上带着来找麻烦的神色。

“刘扶局长啊,不是我说你,心思别总花在这些‘旁门左道’上,不如多去弄工农业车。工人同志凭意志力能扛到医院,干部们更要去吃苦,搞什么急救车,不是助长贪图享乐风吗?”

刘光鸿放下铅笔,拿起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喝口热水:

“陈主任,上周二轧钢厂的王师傅被钢水弄截肢,就是因为从车间跑到医院花四十分钟,伤口感染导至,我们当时要是有急救车,十分钟就能到,这不是享乐,是救工人的命。”

“那就是个别情况,总之就是浪费国家资源!”老陈提高声音,引来不少工人探头。

“大多数工人同志都能坚持,互相克服不就好,你把精力放在消防车、急救车等车上,耽误其他车的产量,这个责任你负得起?”

刘光鸿没接话,只是慢慢从抽屉里拿出红头文件,是卫部统计的“周边急救延误率”,上面红笔圈着的数字触目惊心:60%的重伤员因为送医不及时落下终身残疾,40%直接死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