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末年,天下大乱,豪杰并起,刘秀在群雄逐鹿中脱颖而出,占据荆州襄阳城,势力渐盛。这日,襄阳城府邸内气氛凝重,刘秀高坐主位,堂下站着一众谋臣武将,皆是他麾下的肱股之臣。
刘秀面色沉郁,缓缓开口:“自孙权与周瑜率众来投,我虽欣喜,却也隐隐担忧。孙权素有大志,恐不甘心久居人下,诸位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蒯越向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所虑极是,孙权此人,野心勃勃,不可不防。但如今他麾下尚有不少兵马,若是处置不当,恐生变故。”
邓禹轻抚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依臣之见,可先稳住孙权,给他些甜头,再徐徐图之。”
这时,年轻的周不疑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上前说道:“主公,属下有一计。如今姬发在零陵郡势力渐大,对我荆州虎视眈眈。不如派孙权前往零陵郡对抗姬发,将我军全部撤回。如此一来,既能让孙权远离荆州核心,又可借姬发之手削弱他的实力,待他与姬发两败俱伤之时,我军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刘秀闻言,眼中一亮,心中暗暗赞叹周不疑的谋略。但他还是看向了其他谋臣,问道:“诸位意下如何?”
蒯良微微点头,说道:“此计甚妙,既解决了孙权的隐患,又能抵御姬发的威胁,一举两得。”
司马懿目光深邃,沉默片刻后也表示赞同:“周公子此计,实乃高妙。只是孙权心思缜密,未必会轻易上钩,需得好好谋划一番。”
寇询也站出来说道:“主公,此计可行。但在派遣孙权前往零陵郡时,需给他足够的兵马和物资,让他觉得主公对他信任有加,这样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前往。”
刘秀听众人都赞同此计,心中已有了决断,他一拍桌案,大声说道:“好!就依周不疑之计。传令让孙权、周瑜、黄盖、程普、张定边前往零陵郡镇守,务必抵挡姬发的进攻。”
众人领命而去。没过多久,孙权得知自己被派往零陵郡镇守,心中先是一惊,以为刘秀要将自己调离权力中心,对自己起了疑心。但当他得知自己将带领大军前往,且物资充足时,不禁大喜过望。他心想,这或许是个摆脱刘秀控制,重新发展自己势力的好机会。
孙权带着周瑜等人,浩浩荡荡地前往零陵郡。而刘秀则在襄阳城内,与一众谋臣继续谋划着下一步的战略。他深知,虽然暂时解决了孙权的问题,但天下局势依旧复杂多变,姬发、曹操、刘备等势力都对荆州虎视眈眈,自己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站稳脚跟,实现统一天下的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