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半夏挽起袖子,露出纤细却有力的手腕,正对照着林轩给她的那张“天书”般的配方纸,小心翼翼地称量着磨好的皂角粉。
她的神情专注无比,仿佛在进行一项神圣的仪式,每一个动作都力求精准。小莲和三七在一旁打着下手,一个负责看管小炉火,一个负责递送各种器皿和初步处理的药材,两人都屏息凝神,不敢打扰。
林轩则显得有些……悠闲。他背着手在并不宽敞的屋子里踱步,这里看看,那里闻闻,时不时冒出几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点评。
“嗯,皂角碱和油脂的皂化反应…温度是关键啊。”他凑到小莲看守的小火炉前,看着上面隔水加热的陶罐里咕嘟咕嘟冒着泡的混合物。
小莲一脸茫然:“姑爷,皂化…是啥?”
“呃…就是让它们变成肥皂的过程。”
苏半夏抬起头,眼中带着求知的光芒:“你写的‘充分搅拌至粘稠糊状’,这个‘粘稠’的程度,该如何精确把握?还有,‘加入少量碱水加速反应’,这‘少量’是多少?不同药材提取液加入的时机,似乎也极有讲究…”
她的问题一个接一个,全都切中要害。林轩给的与其说是配方,不如说是一个基于现代化学原理的思路框架。具体的参数、火候、工艺细节,都需要在这个时代有限的条件下,通过无数次试验来摸索确定。
林轩被问得有点头大,内心OS:【果然,理论家和实践家之间有壁啊…我这半吊子化学知识,忽悠个方向还行,具体操作还得靠专业人士。】
他挠挠头:“这个嘛…主要靠经验和观察。比如粘稠度,大概就是勺子舀起来,能挂壁…呃,就是能缓慢流下的状态。碱水的量,先少加点,观察反应情况再调整。时机嘛…凭感觉?”
苏半夏:“…”
她看着林轩那不太靠谱的样子,深吸一口气,决定不再追问,转而依靠自己多年炮制药材的经验和直觉。
试验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第一次尝试制作药皂,因为搅拌不够充分,油脂和药液分离,最后得到了一锅糊糊不成形的怪东西。
第二次,碱水比例稍多,做出的皂体过于粗糙,甚至带点刺激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三次,加入牡丹皮粉意图增色添香,却因温度过高,颜色发暗,香气也变得焦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