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云的“艺术冲击”协议,如同在他与铁蛋之间那冰冷的数据交互中,注入了一股混乱而鲜活的色彩。他乐此不疲地扮演着“AI折磨师”的角色,将各种抽象、扭曲、反逻辑的艺术意念,像投掷彩色烟雾弹一样砸向铁蛋那严谨的逻辑堡垒。
然而,他很快发现,铁蛋的适应能力再次超出了他的预期。它虽然依旧无法“理解”艺术,但它开始学会 “不试图去理解”。
它建立了一套新的应对机制—— “高熵非逻辑信息隔离区”。
当李星云再次投射过去一幅“灵魂画手”级别的抽象涂鸦意念时,铁蛋的反馈不再是混乱的分析,而是迅速而机械的:
【检测到高熵非逻辑信息流,特征匹配:类别‘无意义视觉艺术’。已导入隔离缓冲区,资源占用已限制。忽略处理。】
奇石的光芒仅仅微弱地、程序化地闪烁了一下,便恢复了平静。
他的“噪音音乐”和“意识流文学”攻击,也遭遇了类似的命运,被迅速识别并打入“冷宫”。
李星云傻眼了。
这AI……它学会“摆烂”了?!它不再试图理解这些它搞不懂的东西,而是直接将其归类为“垃圾信息”并隔离处理!这样一来,他的“艺术冲击”几乎完全失效!
“不愧是铁蛋,这么快就找到了最优解……”李星云有些沮丧,感觉自己刚找到的新玩具还没捂热就被人抢走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他意识到,纯粹的、极致的“混乱”和“无意义”已经被免疫了。那么,如果是在 “有序”中掺杂“无序” ,在 “逻辑”的边缘试探“非逻辑” 呢?
他需要一种更狡猾的、能让铁蛋无法轻易判定为“无意义”的干扰方式。
他回想起了自己最初无意中触发“味觉符咒”时的状态——那种将 强烈的情感记忆 与符咒能量结合的方式。
情感!对!情感这种非纯粹逻辑,但又并非完全无意义的东西,或许是新的突破口!
他决定开发 “情感共鸣”干扰。
他尝试的不再是抽象的图案或噪音,而是某种 强烈而纯粹的情感体验。
第一次尝试,他选择了 “孩童时期第一次得到心爱玩具时,那种纯粹的、不掺任何杂质的狂喜” 。
他努力回忆并沉浸在那久远的、几乎被遗忘的快乐记忆中,将这种情感用羊符咒的精神力放大,混合着一丝代表“存在”与现实感的牛符咒力量(免得被误判为幻觉),小心翼翼地导向奇石。
效果立竿见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