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绝地反击

沈墨教授的回信比林薇预想的还要快。第二天一早,她就收到了邮件。沈教授不仅确认了那种传统防潮技术的有效性,还附上了一份他根据古籍记载和现代材料学改良后的详细技术要点说明,甚至推荐了一位擅长此类传统工艺修复的老工匠的联系方式!

「此技法源于本地,因地制宜,成本不及现代高端工艺三成,然防潮透气性能犹有过之,且更契合旧建筑之肌理。若能采用,于成本控制与文化真实性而言,皆为上选。」

邮件里的这段话,让林薇几乎要喜极而泣。这简直是雪中送炭!

她立刻联系了那位姓周的老工匠,对方在电话里听起来有些固执,但一听是为了修复“临风阁”,语气顿时缓和了不少,答应可以先去看看现场,评估可行性。

有了这张底牌,林薇心中大定。她重新梳理了成本估算,将传统防潮工艺替代方案及其显着的成本优化做了详细说明,准备在接下来的方案讨论会上,给李斌和成本部一个“惊喜”。

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出手,李斌的反击就先到了。

这天下午,李斌突然召集项目部全体会议,说是要“阶段性复盘各项目进展,尤其是重点项目的资源投入与产出预期”。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有些不对劲。李斌没有像往常一样先听汇报,而是直接点名了城东地块项目。

「最近,公司资源向城东地块倾斜不少,尤其是新成立的文化包装专项小组,更是由苏组长直接向顾总汇报,权限很大,期望很高。」李斌语气严肃,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林薇身上,「但是,投入必须要有产出!我听说,目前小组的工作推进,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成本预估居高不下,设计方案反复修改,进度也有些滞后。苏组长,你能不能向大家说明一下具体情况?也好让大家心里有个数,看看如何支持。」

他这番话,看似关心和支持,实则字字诛心。直接将“高投入”、“高期望”与“困难”、“滞后”、“高成本”联系在一起,在所有人心中埋下了质疑的种子。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林薇身上,这一次,带着更多的审视和压力。

安娜在一旁适时地“补充”道:「是啊,苏组长,我们都很关心你的进展。毕竟这个板块现在独立运作,要是最后效果不理想,浪费了公司资源还是小事,耽误了整体竞标进度,那责任可就大了。」

两人一唱一和,将林薇架在了火上。

林薇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脸上没有任何慌乱。她知道,退让只会让敌人更嚣张。

「谢谢李总监和安姐的关心。」她语气平静,打开了自己准备的资料,「关于成本问题,我正想向大家汇报一个最新的进展。」

她将沈墨教授提供的传统防潮技术方案投影到大屏幕上,并展示了与周老工匠沟通的记录以及初步的成本对比分析。

「……我们找到了一种更具文化特色,且成本仅为现代高端工艺三成以下的传统防潮技术。经过专家初步论证,其性能完全满足要求,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优势。采用此方案,仅此一项,预计可为项目节省超过百分之十五的相关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