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潮涌新章

月港的硝烟虽散,但空气中仍弥漫着焦木与火药混合的刺鼻气味。码头栈桥上,张惟贤展开那卷明黄色的圣旨,声音沉稳而有力,穿透了清晨的海风: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查孝陵卫指挥使朱秉谦,欺君罔上,勾结倭寇、西夷,祸乱海疆,其罪当诛。今元凶伏法,朕心甚慰。特擢升原月港守备沈沧澜为总督东南五省海事,总领开海、通商、水师诸事宜。钦此。”

“臣,沈沧澜,领旨谢恩。”沈沧澜单膝跪地,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圣旨。这不仅是一份任命,更是一座即将压上肩头的山岳。

郑经在一旁,脸上是掩不住的兴奋,他捅了捅身边的戚继光:“戚老将军,听见没?开海禁!练水师!咱们盼了多少年了!”

戚继光花白的眉毛下,眼神却依旧锐利如鹰,他缓缓道:“圣意虽明,然积弊已久,东南沿海,豪强、士绅、乃至地方官吏,与私港、海商盘根错节,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沈总督这位置,怕是烈火烹油啊。”

“老将军所言极是。”张惟贤收起代表皇命的节杖,目光扫过眼前三人,“朝廷之上,反对开海之声亦不在少数。此次能一举铲除孝陵卫这颗毒瘤,实赖胡宗宪总督遗泽、海鬼张前辈隐忍,以及诸位戮力同心。然,风波未必就此平息。”

沈沧澜站起身,将圣旨紧握手中,看向远方正在清理战场的船只碎片,沉声道:“风浪何曾平息过?无非是迎头撞上,或者绕道而行。如今皇命在身,已无绕路之选。”

“说得好!”一个苍老却硬朗的声音传来。只见海鬼张在一位年轻渔家子弟的搀扶下走来,他手中不再是渔网,而是一根磨得光滑的枣木拐杖,“洪武爷当年设下宝船迷局,一是为钓出朝中心怀叵测之徒,二来,恐怕也是料到后世子孙必有重启海疆的一日。沈小子,你这‘海龙王’,如今可是名副其实了。”

沈沧澜苦笑:“前辈莫要取笑。这‘龙王’之名,是海上兄弟们的戏称,更是守护一方的责任。如今职责更重,只恐力有未逮。”

“怕什么!”郑经抢白道,“大哥你掌总,戚老将军练兵,我郑家还有几十条船,几百号熟悉水性的儿郎!还有张公爷在朝中支持,这局面,比当初对付朱秉谦那老贼时可好多了!”

张惟贤微微颔首:“郑公子快人快语。陛下决心已下,英国公府自当竭尽全力。然开海之事,千头万绪,沈总督,你当务之急欲从何处着手?”

沈沧澜略一沉吟,目光坚定:“第一,整饬水师。旧有战船朽坏,兵员疲敝,需汰旧立新。戚将军,此事需您鼎力相助。”

戚继光抱拳:“义不容辞。老夫虽老,尚能饭。对新式船炮,尤其那‘螺旋桨’之巧思,甚感兴趣。若能仿制改良,我大明水师战力必可大增。”

“第二,重订海贸章程。”沈沧澜继续道,“以往私港无序,商税流失,海盗滋生。需划定通商口岸,明确税则,发放‘船引’(航海许可),保护合法商船,严厉打击海盗及一切不法之徒。”

“此事牵涉甚广,”张惟贤提醒,“东南豪商,如徽州、泉州、广州诸帮,关系复杂,需谨慎处置。”

“所以需要第三,”沈沧澜看向郑经,“联络诸海商首领,共商大计。郑经,你郑家海贸根基深厚,人脉广泛,此事你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