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去延庆殿“探病”后,端妃果然沉寂了下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华妃得了泠雪的提点,也收敛了脾气,虽依旧不假辞色,却也不再轻易被人挑动,只一心扑在协理宫务和打理自己那个日渐有声有色的女学上,倒显出几分前所未有的稳重来。
后宫难得地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
平静之下,一股由泠雪悄然推动的变革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在紫禁城内外蔓延开来。
她不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识字班和零星试点, 开始系统地勾勒一幅更为宏大的蓝图——培养更多领域、更多层次的女性人才。
养心殿东暖阁,烛火通明。
胤禛批阅完一份关于漕运的奏折,揉了揉眉心,看向坐在下首正慢条斯理吃着牛乳糕的泠雪。
“你前几日让琥珀送来的那份《关于鼓励女子习医、识药、兴办女医馆的条陈》,朕看过了。”
胤禛开口,语气听不出喜怒:
“想法很大胆。女子行医,古虽有之但大规模兴办女医馆,教授医术,前所未有。你可知其中阻力有多大?”
泠雪咽下口中的糕点,用帕子擦了擦手,抬眼看他,目光清澈而坚定:
“阻力自然有。‘男女授受不亲’、‘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些话,臣妾耳朵都听出茧子了。四哥,内宅妇人、闺阁少女,有多少病症是因讳疾忌医、或因男医不便诊治而延误的?若能有通晓医术的女子为之诊疗,能救回多少性命?此乃功德无量之事。”
她顿了顿,放缓语气:
“臣妾想让她们掌握常见病症的辨识、基础药草的使用、外伤包扎护理等实用技能,于国于民,百利而无一害。”
胤禛沉吟不语。他深知泠雪所言在理。前朝后宫,因医疗不便导致的悲剧他见过不少。若真能成事,确是善政。
他指尖敲着御案:
“师资、银钱、管理,皆是难题。还有,如何确保这些女子学成后不行差踏错?”
“师资可招募通晓医理的嬷嬷、医官家眷,或民间品行端方的女医。银钱,初期可由内务府拨付一部分,也可由臣妾先捐一些, 日后女医馆若能自给自足,便是长久之计。管理可设章程,由宫中资深嬷嬷或可信的命妇负责督查。至于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