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瞅着甄嬛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像揣了个小西瓜。胤禛去长春宫瞧她的次数,也渐渐多了些。
这日从长春宫出来,苏培盛觑着皇上脸色尚可,低声禀报:
“皇上,大理寺那边递了折子,说有个积年的旧案,需要熟悉旧事的老吏协理,您看……”
胤禛脚步顿了顿,站在宫道上,望着乾清宫的方向,没立刻说话。他想起甄嬛方才用膳时,虽强打着精神说笑,眉宇间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轻愁。
太医也说,孕妇最忌忧思过度。甄远道贬也贬了,如今漕运的烂摊子也清理得差不多了。况且,甄嬛毕竟怀着孕呢。
他沉吟片刻,淡淡道:
“大理寺少卿的职位,还空着?”
苏培盛心领神会:
“回皇上,还空着呢。”
“嗯。”
胤禛掸了掸衣袖上并不存在的灰。
“拟旨吧,甄远道办事尚属勤勉,此次漕运案中也算戴罪立功,着其官复原职,仍任大理寺少卿,让他戴罪办事,以观后效。”
“嗻!”
苏培盛连忙应下。这恩典给的还有讲究,是官复原职,但不是回油水厚的吏部,而是去了清贵却没那么大实权的大理寺,既全了体面,又不会让年羹尧那些人跳脚。皇上这心思,拿捏得恰到好处。
圣旨一下,前朝后宫又是一阵小小的波澜。
长春宫偏殿内,甄嬛接到消息时愣了一下,在流朱和槿汐的提醒下,连忙谢恩。她知道,这是皇上给未出世孩子和她体面。自己必须更加谨慎。
与长春宫的喜讯相比,咸福宫存菊堂的沈眉庄,却依旧过着波澜不惊的日子。 她每日晨起去景仁宫给皇后请安,之后便雷打不动地前往寿康宫,侍奉太后。
太后乌雅氏年纪大了,如今越发喜静。沈眉庄性子沉静,举止端庄,又通诗书,陪着她念念经、说说佛理,或是讲讲宫外的趣闻,很得太后的欢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