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二年春,街亭战场。
数日后,陇山古道之上,尘烟滚滚。征西车骑将军张合率领一万五千精兵,如同一条黑色的铁流,沿着渭水支流疾进。老将军银甲白袍,虽年过六旬,却依旧目光如电,腰背挺直如松。他脑海中反复回响着离开长安时,司马懿那沉静却不容置疑的嘱托:“将军此去,要害在街亭,关键在断道!勿与马谡争一山一垒之得失,锁其咽喉,则蜀军自溃!”
“报——!”前方斥候飞马来报,“已近街亭!蜀将马谡主力尽屯南山之上,营寨连绵,旌旗可见。另有一军,由王平率领,于街亭当道要冲处立寨,栅栏坚固,戒备森严!”
张合勒住战马,远眺那片决定两国气运的山川。只见南山虽地势略高,却孤立无援,山下水源环绕,而真正的咽喉,是王平扼守的那片连通陇道、相对平坦的河谷地带。
“果然如仲达所料!”张合心中一定,司马懿的预判精准得令人心惊。“马谡徒有虚名,弃通衢而守绝地,真乃自寻死路!王平倒是知兵,此寨不拔,我军难断陇道。”
他即刻下令:“偏将军戴陵听令!”
“末将在!”一员骁将应声而出。
“予你三千精骑,并五千步卒,速速绕过南山,抢占街亭以北之北原高地!多设旌旗,广布疑兵,彻底断绝蜀军来自天水方向的援兵及粮道!不得有误!”
“得令!”戴陵领兵而去。
“其余诸军,随本将前进,兵锋直指王平营寨!”张合马鞭前指,“先破当道之敌,再困山上孤军!”
王平早已严阵以待。他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将营寨修筑得极为坚固。寨栅并非单层,而是内外三层,皆用粗大圆木深深打入地下,间隙填以泥土碎石,坚固异常。寨内,来自蜀中的工匠打造的诸葛连弩已架设到位,弩手们神情紧张,却又带着决然。
魏军如潮水般涌来。张合并不急于全军压上,先命弓箭手仰射压制,随后派出刀盾手发起试探性进攻。
“放箭!”王平沉着下令。
霎时间,弩机震响,箭矢如蝗虫般泼洒而出!诸葛连弩威力惊人,箭矢连绵不绝,冲在前列的魏军盾牌被轻易穿透,惨叫着倒下第一波。王平将士兵分为三队,轮流上前射击、休整、补充箭矢,保证了火力的持续性和密度。
魏军连续数次冲锋,皆在蜀军密集的箭雨和坚固的栅栏前撞得头破血流,伤亡惨重,尸骸枕藉于寨墙之下。张合在后方观战,面色凝重。他深知王平善守,却没想到这营寨如此难啃。
“鸣金收兵!”首日进攻受挫,张合下令暂退。魏军营中,气氛有些压抑。
当夜,张合巡营,看着士卒们疲惫而略带沮丧的脸,又望向远处蜀军营寨闪烁的灯火,心中已有决断。他召来各部将校,下达了一条看似残酷却极为有效的命令:
“明日再战!挑选敢死之士三千人!每人除常规兵器外,另配发一个皮质水囊,内装猛火油!再背负一捆干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