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木门遗恨

司马老贼 土玄 1862 字 3天前

诸葛亮那声带着血的“退兵”命令,如同沉重的巨石投入死水,在悲戚的蜀军大营中激起了绝望而决绝的涟漪。

帐内瞬间落针可闻,连压抑的抽泣声都停止了。所有目光都集中在那个倚在姜维臂弯中、面色灰败如纸的丞相身上。张苞的遗体已被暂时移走,但那浓重的血腥气与哀伤,仍凝固在空气里。

杨仪率先反应过来,他知道此刻唯有自己能支撑起丞相的决断。他深吸一口气,转向众将,声音虽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执行力:“丞相有令!即刻拔营,退兵汉中!姜维将军,速去安排中军序列,老弱伤兵先行,辎重能带则带,不能带则焚毁,绝不可资敌!”

姜维重重颔首,将诸葛亮小心扶坐于帅位,转身便去布置。

“魏延将军!”杨仪看向一旁兀自紧握双拳、虎目含泪的魏延。

魏延猛地抬头,脸上交织着丧友之痛与未竟之功的不甘,嘶声道:“杨仪!这就退了?绍先的血……就白流了?!我军新胜,正好一鼓作气……”

“文长。”

一声低沉而清晰的呼唤打断了他。是诸葛亮。他靠在椅背上,气息微弱,但目光却如寒星般刺入魏延眼底,带着一种看透纷扰的冷静:“江东背刺,永安告急。国之根本动摇,已非争一时胜负之时。”

他顿了顿,手微微抬起,指向舆图上蜿蜒的退路,最终落在一个险要的标记处——木门道。

“然,退,亦非易事。司马懿之铁骑,张合之悍勇,必尾随而至,如影随形。需一员智勇双全之大将,为三军之胆魄,行钓饵之责。”

他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千钧之力:“需以身为饵,且战且退,示弱以骄敌,将追兵,一步步引入木门道绝地。 此任,非大智大勇,临危不乱者不能为。纵身陷重围,亦需冷静周旋,直至功成。”

“文长……可愿当此任?”这最后一句声音更轻,却带着殷殷托付之意。

帐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明白,这“钓饵”之难,需要时刻在刀尖上跳舞,掌控败退的节奏,在绝境中保持清醒。

魏延身躯剧震,丹凤眼中闪过震惊、复杂,最终化为一种被极致信任和巨大挑战所点燃的决绝火焰。他“噗通”一声单膝跪地,抱拳过顶,声音铿锵如铁:“延,领命!定叫那司马懿与张合,只见我魏延败相,不见丞相妙算!不将司马懿、张合引入死地,延提头来见!”

“好…好!”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慰藉,随即看向一直沉默坚毅的王平,“子均。”

“末将在!”王平踏前一步。

“你麾下无当飞军,最擅山地奔袭,弓弩狙杀。予你一万精锐弓弩手,携带所有劲弩火箭,昼夜潜行,先期赶至剑阁木门道。依仗地势,多备木石,设下伏击圈。待魏军追兵深入,听号炮为令,截断归路,万弩齐发!我要那木门道,成为追兵的葬身之地!”

“平,领命!”王平目光沉静,毫无波澜,仿佛只是接下一个寻常任务。

“廖化听令!”

“末将在!”老将廖化慨然出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