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政令通,人心合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招工启示:招聘木匠和铁匠若干,目的是制作新式农具,提高耕种效率,开春后免费发给百姓用于农耕。

百姓听到这个消息更加哗然了,甚至有一个骨瘦如柴的老汉,坐在地上人嚎啕大哭:“隽王爷怎么不早点带兵打过来呀,要是能早点打过来,我家的老婆子就不至于饿死了。”

听到哭嚎声的百姓似乎感同身受般默默垂泪,百姓其实并不在意自己的皇帝是谁,自己被谁管理,反正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就是他们的青天。

然而,隽王府的行动力远超他们的想象。告示贴出不到半日,一队队士兵便押送着一袋袋颗粒饱满的“冬小麦”种子,开进了各个乡里。由郭涛亲自挑选、经过简单培训的吏员,拿着户籍册,按户、按田亩,开始登记发放。

起初,人们还在观望。直到几个胆大的农户,在吏员和善的劝说甚至演示下,半信半疑地领了种子,开始尝试耕种,数日过去,非但没有衙役上门催逼,反而有吏员下田询问可有困难。

希望,如同星火,开始在各处点燃。

与此同时,“清风卫”的衙门悄无声息地开始运作。薛冉手下的人,如同暗夜中的幽灵,不动声色地搜集着证据。

几名自恃有功、手脚不净的原守军军官,以及两个试图在发放粮种时克扣索贿的旧吏,还在饮酒作乐或暗中得意时,便被黑衣黑甲的侦缉司人员破门而入,铁证如山,当场拿下。

审判迅速而公正。在万人空巷的刑场上,拓跋隽与沈昭宁亲临监刑。没有冗长的宣判,只有冰冷的罪状和最终裁定。

雪亮的刀光闪过,数颗人头落地,血淋淋地昭示了新法度的威严与公正。也是隽王府第一次在群众面前立威,昭示着新政权的建立。

“杀得好!”人群中,不知谁先喊了一声,随即,压抑已久的欢呼与痛哭爆发出来。那是对旧日苦难的控诉,也是对新生秩序的认可与拥戴!

新政,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以雷霆手段和惠民实事,迅速深入人心。

隽王府府书房内,沈昭宁与郭涛对着庞大的户籍与田亩册簿,常常忙碌至深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