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再发檄文

拓跋隽并未表态,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始终静听的沈昭宁:“王妃,你意下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这位年轻的王妃,早已用其卓绝的智慧赢得了所有人的信服。

沈昭宁缓缓起身,走到悬挂的巨大疆域图前,指尖精准地点在代表扶风郡的位置上。

“扶风郡,确是我等下一步必然之目标。然,如何取之,关乎我等未来战略走向,乃至天下人对我们的看法。”她声音清越,条理清晰,“赤峰将军求战心切,勇气可嘉;孙将军、肖将军顾虑周全,亦是老成持重之言。”

她先肯定了双方的意见,随即话锋一转:“然,我以为,取扶风,当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攻心?”赤峰有些不解。

“不错。”沈昭宁颔首,“我等起兵,非为割据一方,乃为终结乱世,再造乾坤。若每得一城,皆需付出血肉代价,强行征服,则与旧朝军阀何异?何以彰显我等‘仁政’之理念?何以吸引更多城池望风归附?”

她环视众人,目光锐利:“我们要让天下人看到,归顺我隽王府,不仅能活,而且能活得更好!这,才是最强的武器!”

“具体该当如何?”拓跋隽眼中精光闪动,显然极为赞同。

沈昭宁指尖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可分三步走。”

“其一,造势。将我等在渔阳郡四城推行新政之成效,轻徭薄赋、吏治清明、农桑兴盛、商路重开,尤其是平价精盐,编成通俗易懂的文书、歌谣,通过商旅、流民乃至薛司使的渠道,大量传入扶风郡及周边地区。要让扶风百姓皆知,在我等治下,是何等光景!此乃‘文攻’。”

薛冉微微颔首,表示领会。

“其二,分化。谢城主方才提及,扶风郡内亦有怨言。薛司使需加紧对扶风郡内部情况的渗透,摸清其官员派系、军中矛盾、地方豪强态度。尤其对守将陈伦,要深入了解其为人、其家族、其顾虑。寻找可争取、可分化之人。同时,对扶风郡进行一定程度的经济和情报封锁,制造压力。”

“其三,震慑。”沈昭宁看向赤峰,“赤峰将军不是求战心切吗?可率精锐,在扶风郡边境举行数次大规模的军事演练,充分展示我军军容之盛、装备之精、士气之旺!但要严格控制尺度,只示强,不挑衅。要让陈伦和扶风守军清楚地看到,负隅顽抗,唯有死路一条!”

她总结道:“以文攻动摇民心,以分化乱其内部,以武慑夺其斗志。三管齐下,步步紧逼。届时,或可逼其不战而降。即便最终一战不可避免,其抵抗意志也必然大打折扣,我军可事半功倍!”

一番分析,高屋建瓴,将军事、政治、心理手段完美结合,听得众人心潮澎湃,又茅塞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