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晨雾尚未散尽,安阳城外的原野上已经布满了赤羽军旗。拓跋隽的大军如同铁桶般将这座如孤岛般存在的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却始终按兵不动。
沈昭宁站在中军大帐前,望着远处安阳城巍峨的轮廓。晨曦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她今日穿着一身银白软甲,外罩素色披风,发髻简单挽起,比平日多了几分英气。
“已经第七日了。”薛冉低声道,“城内粮草应该已经见底。”
她轻轻点头,目光依然停留在城墙上那些稀疏的守军身影上:“再等等。我要的不是一座死城,而是一个心甘情愿归顺的安阳。”
安阳城本来田地就不多,粮食大多来源于周边郡县,如今周边的郡县都被他们收复了,粮食的来源也断了,只能过一天熬一天。
正说着,一队士兵押着几个想要趁夜出城求援的信使过来。其中一个少年兵士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瘦得皮包骨头,嘴唇干裂,却仍倔强地昂着头。
沈昭宁走到他面前,温声问道:“城里情况如何?”
少年别过头去,不肯回答。
她也不恼,示意士兵给他水囊。少年犹豫片刻,终究抵不住渴意,接过水囊大口喝起来。
慢些喝。沈昭宁柔声道,“城里缺粮多久了?”
少年喝完水,神色缓和了些:“一个月前就断粮了。现在......现在连树皮都吃光了。”
他的声音哽咽起来:“我妹妹......昨天被饿死了......”
沈昭宁心中一痛。她示意士兵放开这些信使,又让人取来干粮分给他们。
“回去告诉守城的将士,她对那少年说,我们在城外设了粥棚,愿意出城者,一律接收。”
信使们将信将疑地离开了。半个时辰后,城门真的缓缓打开一条缝,几十个面黄肌瘦的百姓试探着走出来。
粥棚早已准备妥当。热腾腾的米粥香气飘散,让这些饿极了的人忍不住加快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