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紫云星域,异兽初现

“昆仑”K-01星系的第三行星,在初步扫描中展现出了令人心动的潜力。它拥有稀薄但成分稳定的大气层,地表存在大面积的液态水海洋,两极覆盖着白色的冰冠,甚至探测到了简单的碳基生命信号。经过“探索者”舰船数日的详细勘察,确认该行星环境虽然恶劣(低氧、强辐射、昼夜温差巨大),但并无明显的全球性致命毒素或极端自然灾害,完全可以通过建立封闭式生态基地进行殖民。

这颗被命名为“新望”的行星,成为了“远航者”舰队在昆仑星域的第一个立足点。

“堡垒级”运输舰如同一位勤劳的太空母蜂,在“新望”行星轨道上,缓缓释放出它庞大的“蜂卵”——一个个标准化的、银灰色的前哨基地核心模块。这些模块在小型推进器的引导下,精准地降落在一片相对平坦、靠近赤道区域的高原上。

自动工程机械如同苏醒的工蚁,从模块中涌出,按照预设程序开始工作。打桩、平整土地、连接管道、展开太阳能板阵列、架设通讯天线……一座功能齐全、具备基本生命维持、能源供应、防御能力和小型工业生产线的前进基地,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地而起。基地外围,能量护盾发生器被激活,形成一道淡蓝色的屏障,抵御着行星表面的强辐射和偶尔袭来的沙尘暴。

陈浩率领的陆战队员,驾驶着全地形装甲车,以基地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开来,进行地面勘探和警戒。他们发现了干涸的古河床、富含铁矿的岩层,甚至在一些背风的峡谷中,发现了一些极其顽强的、类似地衣和苔藓的原始植物,以及一些依靠啃食这些植物为生的、外壳坚硬的节肢类生物。这一切都表明,这颗星球曾经或许拥有过更加繁荣的生态,只是在漫长的岁月中衰败了。

林风并未过多介入基地的建设,他将地面事务交给了陈浩和随行的行政官员。他的注意力,更多地投向了星系深处,那片被淡紫色星云笼罩的区域——星图上标注的“昆仑”核心星域。

青鸾舰的损伤已经修复完毕,两台“风行-I型”引擎经过这次极限跳跃的考验,反而磨合得更加顺畅,效率略有提升。在留下必要的守备力量和大部分科研人员继续建设“新望”基地后,林风决定,亲自率领青鸾舰和两艘“探索者”舰船,组成一支精干的侦察分队,前往那片被称为“紫云星域”的核心区域。

“新望基地就交给你了。”林风对前来送行的陈浩嘱咐道,“稳扎稳打,优先确保基地安全和完善。有任何异常,立刻通过加密频道联系。”

“放心吧首领!保证把这里经营得铁桶一样!”陈浩拍着胸脯保证。

舰队再次启航,脱离“新望”行星轨道,引擎喷吐出幽蓝的光焰,向着星云深处驶去。

随着不断深入,舷窗外的景象变得愈发瑰丽而神秘。淡紫色的星云物质如同轻纱般弥漫在虚空之中,在远方恒星的照耀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晕。无数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星体碎片和尘埃云团漂浮其中,构成了复杂而危险的航行环境。这里的空间结构似乎也更加脆弱,偶尔能探测到细微的空间涟漪和引力异常。

“检测到多频段能量辐射,来源不明,与已知任何自然现象或科技造物特征不符。”探索者一号的舰长报告道。

“保持警惕,降低航速,扫描精度最大化。”林风下令。他的神识也高度集中,“窥运之眼”穿透舰船装甲,观察着这片陌生星域的气运流转。这里的气运色彩斑斓而混乱,充满了生机与死寂交织的矛盾感,既有蓬勃向上的灵机,也潜藏着令人心悸的凶煞。

舰队如同在迷雾中航行的船只,小心翼翼地向内探索。他们发现了一些明显是人工造物的残骸——风格与巡天时代迥异,更加粗犷、更加注重实用性与杀伤力,上面残留着激烈的战斗痕迹,似乎属于某个未知的、曾经在此活动过的文明。

数日后,舰队抵达了一片相对空旷的星域。在这里,淡紫色的星云稀疏了许多,视野变得开阔。正前方,一颗体积远超“新望”、通体呈现出瑰丽蔚蓝色的生命星球,缓缓旋转着,出现在了所有人的视野之中!

这颗星球被浓密的白云包裹,隐约可见大陆的轮廓和蓝色的海洋,其散发的生命能量波动,远超贫瘠的“新望”!

“发现高宜居度行星!大气成分……氮氧比例接近标准!存在强大而稳定的生态圈!未扫描到大规模人工能量源!”探测员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拔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