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华灯初上,车水马龙。
陈仁山背着他的蓝色书包,融入放学的人流。
他的步伐沉稳,目光平静。
体内,筑基后期的灵力如江河奔涌。
脑中,代码的逻辑与符文的玄奥开始交织。
心中,守护的信念坚如磐石。
短暂的蛰伏与积累已经结束,是时候,以新的姿态,去面对那依旧笼罩在城市上空的阴影了。
下一场风雨,或许即将来临。
但他已准备就绪。
陈仁山凭借更强的神识和对代码逻辑的进一步理解,他开始尝试更主动的行动。
他以自身混沌灵力为源,神识为笔,在虚空中勾勒出极其细微、结构独特的灵子符文。
这些符文并非用于攻击或防御,而是被他设计成一种能够依附于无线信号短暂存活,并复制自身的“信息孢子”。
他将这些蕴含着特定波动的“信息孢子”,悄无声息地撒向青县上空那无形的电磁海洋。
它们如同微小的浮游生物,随着数据流飘荡,一旦接触到与影殿、数据灵相关的异常信号,便会自动记录其特征以及来源方向。
并在能量耗尽消散前,将这一丝微弱的感应,通过冥冥中的联系,反馈回陈仁山的识海中。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对神识的精微操控要求极高,且“信息孢子”存活时间短,感应范围有限,反馈的信息也模糊残缺。
但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几天下来,陈仁山识海中就开始逐渐浮现出一些断续的、指向性的光点和轨迹。
它们大多指向一些已知或疑似的地点,文化馆、电信大楼、以及几个之前被标记过的公共网络节点。
但也有一条极其微弱且断断续续的轨迹,隐隐指向了一个他之前未曾重点关注的地方,县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
这与他之前从数据灵分身核心解析出的节点信息吻合!
那里果然有问题!